论企业建立全面风险治理体系的必要性
2017-11-25 03:0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论企业建立全面风险治理体系的必要性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全面风险治理对中国尽大多数企业来讲还是个新概念,企
[摘要]全面风险治理对中国尽大多数企业来讲还是个新概念,企业面临的扩张风险、投资风险、理财风险、借贷风险、担保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已成为资产发生损失的重要原因。薄弱甚至缺失的风险治理要求中国企业尽早建立全面风险治理体系。
[关键词]全面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辨识、评估、监测、控制风险,已成为热门题目。风险治理对于我国尽大多数企业来讲还是个新概念。风险治理是企业治理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治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开展风险治理,既是出资人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确保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一些专家分析以为,未来几年中,我国的企业必将会掀起一股全面风险治理的***。
一、风险治理的起源与发展
“不是要预言未来。而是要为未来作好预备(It is not aboutpredicting the future.but about being prepared for it)”。公元前500年古希腊
政治家伯利克利的这句话应该是最早提出的有关风险的概念。
风险治理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最早起源于美国。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治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世纪50年代风险治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治理一词才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治理运动风潮,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和风险用度的增加,法国从美国引进了风险治理并在法国国内传播开来。与法国同时。日本也开始了风险治理研究。
近20年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治理协会。1 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治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在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治理准则”,标志着风险治理已进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986年,由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欧洲风险研究会”,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的范围。1986年10月,风险治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新加坡召开。风险治理由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
中国对风险治理的研究始于1980年。一些学者将风险治理理论引进中国。200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和国资委分别针对上市公司和中心企业。出台了多部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尽早确立风险治理长效机制。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视治理委员会制定下发了《中心企业全面风险治理指引》,要求中心企业主动建立企业全面风险治理体系。李荣融主任特别夸大:“企业最大的本事就是化解风险”。这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全面风险治理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企业建立全面风险治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中国企业风险治理面临的很多题目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全面风险治理体系
1 缺乏正确的风险理念。风险理念是指对风险的态度和熟悉。风险理念应该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资源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相适应,应该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正确的风险理念既不是对风险的刻意回避,也不是片面为高回报而刻意追求;既不是对风险视而不见,也不是对风险过分夸大。
2 有待于从战略高度熟悉风险治理的必要性。中国企业对风险治理的熟悉大都停留在职能治理的层次上,风险治理缺乏必要的高度,也没有得到企业高层的必要关注。
3 缺乏系统性风险治理手段。中国企业的风险治理缺乏风险分析和度量手段,缺少专门化的风险治理工具,往往按职能被切分到财务、运营、市场、法律等多个层面,缺乏全局性的整合框架和主线。
4 全面风险治理还未渗透到组织和流程的各个层面。组织的风险理念往往缺乏清楚的表达和内部贯彻,并没有为大多数员工理解和认同,也无法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