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安全的预警与风险防范1(5)
2017-12-05 05:21
导读:(四)有效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进步资产变现能力 要使举债经营的企业能够定期还本,企业经营者就必须使企业的活动资产与活动负债的比
(四)有效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进步资产变现能力
要使举债经营的企业能够定期还本,企业经营者就必须使企业的活动资产与活动负债的比率不低于2:1。由于活动资产是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能够变现的资产,活动负债是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到期应该回还的债务。这两项相比较,活动比率的数值越大,资产的活动性越强。此外,企业经营者还要把速动资产(活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和待摊用度之后的资产)与活动负债的比率调整到不低于1:1的安全区域内,企业活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增强。由此可见,治理的资产活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举债经营的企业定期还本、降低举债风险的必控指标。因此,企业经营者应随时加强对必控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公道处置不良资产,有效控制存贷结构,加速企业变现能力。
(五)进步资金运行速度,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企业经营者除了控制资金投量,减少资金占用外,还应留意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货币资产,进步资金使用率,减少甚至杜尽坏账损失。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加速存货和应收款周转,对于税大利小或者负债水平邻近警界线的企业尤为重要。这类企业,一旦不能在预期内销出存货、回笼账款,或者回笼的账款不足以支付当期本钱用度、税金、利息时,企业只有增加举债来交纳税金和偿还到期债务。这样,企业不但增加财务本钱,还会因负债增加而步进财务危机的恶性循环之中。
(六)谨慎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企业损失和财务风险
企业经营者在向有隶属关系、有投资关系或业务关联单位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对被担保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到胸中有数,且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条件下,方可结合本企业的情况适度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担保。这是由于,这些企业是在自身不具备到期偿还债务本息能力的情况下,才向外寻求担保。这些企业一旦经营不善或者不能到期偿还债务本息时,担保人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负责偿还被担保人的债务本息,给担保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而增加财务风险。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尹平.经营风险与防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82-320.
[2]廖力平.企业经济决策[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217-219.
[3]克雷沙·帕利普,维克多·伯纳德,保罗·希利.经营透视:企业分析与评价[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60-96.
[4]金笙,谢京湘.现代企业决策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32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