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务治理 优化资源配置(2)
2017-12-10 02:20
导读:(一)整合企业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和企业经营治理的需要,衔接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政策;整合内部单证流转、会计核算流程、核算方
(一)整合企业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和企业经营治理的需要,衔接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政策;整合内部单证流转、会计核算流程、核算方法、财务治理办法;并整合会计电算化的支持系统。
(二)整合组织机构和治理理念。根据重组后的企业规模,设置会计组织机构;贯彻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配备财会职员;组织专业职员培训,进步专业能力,导人先进高效的治理机制、企业精神,融合企业文化。
(三)增强企业竞争上风的财务整合。围绕进步核心竞争能力,从市场占有率、生产经营能力、营销技术、专业合作和多元化经营等方面进行整合,保存原有的竞争上风,形成互补关系,发挥协同和规模效应,实现企业稳定持续的。
(四)加强内部控制和进步资产效率的财务整合。围绕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的内部控制,包括业务流程控制、现金控制、本钱用度控制、预算控制、内部稽核审计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国资治理的要求,整合企业内部授权资产经营、治理、监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进步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资保值增值。
(五)重视企业外部关系的整合。包括获取企业主管和政府部分大力支持的良好关系;发展稳定的供给商、客户关系;培养战略合作伙伴的银企关系;建立协调的工商、财税关系等。
四、进步资源配置质量的有关外部环境的会计
企业要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目标;发挥资源最大效应,进步配置质量,从财务角度分析,同样要不断优化外部环境,重点解决好以下题目:
(一)坚持市场化原则,淡化政府行为的作用。资源配置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市场化的原则,能够为企业的资源配置在提供公道的交易本钱、广泛选择的交易范围、风险相当的交易机会和灵活多样的交易工具等方面带来益处。诚然,国企的资源配置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作用,但行政方式的划拨重组、吞并将给企业以后的经营带来种种弊端,增加了企业的重组本钱,甚至导致经营的失败。因此,优化资源配置走市场化的道路是必然之路。
中国大学排名
(二)理顺财税体制,改变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的实体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区封闭、部分分割的现状。
(三)强化服务功能。银行应把企业团体作为资金投进重点和服务重点,在信息咨询、会计核算、信贷治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国有企业走集约化道路;促进企业制度创新和资源配置工作灵活发展。应予指出的是,国有银行和贸易银行在有关吞并、破产方面的政策应是一致的,由于对同一企业而言,吞并重组的政策待遇是相同的,不应有区别。
(四)完善国有资产治理,改善国有资产经营,推进国有产权交易发展。对于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值、有利于吸收法人资本、个人资本的重组优化行为,在国资治理政策上应给予支持鼓励,尤其在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财力投资国企的时候,引资合作既利于解决国企发展资金不足的题目,又利于国有资本的扩张。实践中利用国家股吸引社会资本难的题目必须通过明确的政策引导才能得以解决。
(五)规范中介机构业务行为,进步中介服务质量。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券商或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业务行为,进步资产评估、会计报表审计、公证和验证、独立财务顾问等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股东和企业三者利益。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题目,一是非规范价格竞落千丈争;二是违反职业道德的业务行为;三是政府部分监管乏力等。
(六)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从创造
就业机会,进步就业能力两方面着手,缓解下岗待业职员就业难的矛盾,妥善解决企业重组过程中的职员安置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