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投资理论的“凯因斯难题”

2017-12-22 02:43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投资理论的“凯因斯难题”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毕业


     凯因斯的构想是,既然人们“节制消费”而将购买力贮藏起来,严重影响到生产与就业水平,那么,我们只好将存在银行里的这笔购买力贮藏变成投资,以投资来拉动就业和消费需求。另外,如果个人投资不积极,那就以政府行为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是凯因斯的主要思想。但这就产生了1个难题,因为出现生产过剩与消费疲软正是因为原先投资过于高涨,从而造成经济泡沫及泡沫崩溃后的经济衰退。如果现在再以新的投资来试图解决这种因投资过度所引起的经济危机,那么,如何投资才不至于使这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陷入更加深重的境地呢?如何投资才能够将经济带出衰退局面呢?这个难题我们将其称为“凯因斯难题”。凯因斯在解释“在丰裕之中的贫困这1矛盾现象” 时曾抱怨“社会产量”太大,从而造成过剩,比如他说:“有效需求原理的作用会强迫该社会减少它的产量,1直到存在着潜在财富的该社会贫穷到如此的程度,以致它产量的多于其消费的部分被减少到与它的微弱的投资诱导相适应为止”。 他希望社会“贫穷”到很高程度,但是,投资的直接效果就是增加供给,这样社会不是更加“贫穷”,而是更加“丰裕”。所以凯因斯的投资理论具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到底如何投资才不至于增加社会的“丰裕”程度,进而加重经济的过剩危机呢?
  这个“凯因斯难题”也体现在凯因斯本人所设定的“投资诱导”概念之中。因为他认为,“微弱的投资诱导”使社会投资大量减少,从而出现经济危机;而出现投资诱导过弱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其中他认为最主要的是“资本边际效率”大幅下降,即资本盈利能力大幅减弱,使投资者减少他们的投资。他进1步认为,如果投资所得只等于甚至低于银行利息,那么人们就会将钱存入银行而不再作任何投资。他说:“在任何时期中,如果增加在任何1种资产上的投资,那未,随着投资量的增加,该种资产的资本边际效率就会递减……显然可以看到,实际的投资量会增加到如此的地步,以致没有任何种类的资产的资本边际效率会大于现行的利息率”。 于是他主张由政府投资来接上私人投资退却的地方,以政府投资来扩大需求和就业,从而把经济带出危机境地。他说:“我希望看到的是:处于能根据1般的社会效益来计算出长期资本边际效率的地位的国家机关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直接进行投资”。 在他看来,私人投资注重于个人的经济效益,而政府投资则可更注重于公共的“社会效益”,而不是纯粹的谋利。所以政府是应该有责任将私人投资缺乏的地方补上的。但是实际上,政府投资也需要讲效益,讲效率;而政府投资的弊病却正在于缺乏效率,投资所得到的效果往往不好,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加重过剩危机(比如政府往往会指令银行向那些机制不灵活、产品过剩严重的政府企业发放贷款,以维持它们的生产与生存),因为它最终只是以其质次价高的过剩产品而充斥市场。这样,既使这样的投资加重市场的过剩危机,又使银行由于政府投资而陷入坏帐压力沉重的境地。所以与凯因斯的想法相反,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政府都不会作直接的投资,只是通过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利率来调节投资的边际效率预期,从而达到刺激私人投资的目的。但凯因斯对这种货币政策的效果感到怀疑,他说:“以我自己而论,我对仅仅用货币政策来控制利息率的成功程度,现在有些怀疑”。 因为这样的货币政策总具有“远水难解近渴”的滞后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由此可见,无论如何投资,这个“凯因斯难题”仍然存在着。
  实际上,这种凯因斯主义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似乎“有效”实施了几10年之后,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滞胀”这种相当尴尬的经济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显然,通过不断地追加投资以解决经济衰退的问题,最终只能使投资所累积起来的成本越来越大(因此物价必然随着上涨),而需求方面却因1般性的供给(因投资扩张)增大,必定更加疲软,如此,在长时间运行之后出现高通货膨胀率与高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同时存在并且同步增长的“滞胀”局面,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萨缪尔森曾提到1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意义是:“由于市场供给方因生产成本急剧上升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其中,投资过度即是这种“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最主要的原因。由此看来,指导西方世界经济几10年的凯因斯主义经济学,到头来会具有多少成功的成份呢?对此甚至连凯因斯本人也疑虑重重,就象他自己所说:“长期地看,我们都属于死亡”。
  要解决凯因斯难题仍然需要引入供给因素,即前面所说的“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凯因斯的理论只作单纯的“需求管理”,而不懂得转个弯,迂回到供给因素上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比如最为凯因斯看重的“政府投资”,就必须要产生相应的有效供给,对促进需求才是有效的。所以为什么政府投资完全侧重于基础项目的投资,就是因为通过将1个社会的经济基础项目建设好,为整个经济的运行提供更好的环境与平台。属于基础性建设的项目通常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基础电信网、远近程供电网、水利设施、城市交通与环境的优化等等,通过政府投资将这些方面的项目建设好,就能够为社会经济提供1个非常好的活动环境,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得到进1步的提高。所以政府投资归根到底是通过向社会提供有效供给而创造出社会需求的。如果这个社会没有提供更好的公路,则某个地方的大量特产就因无法及时运输出去而过剩在产地,如果没有提供优质的电信服务,信息不灵,就无法进行更好的经济活动,如果没有提供更有效的水利水源保障,旱涝灾害就会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很大影响。可见,没有这些供给,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与市场的旺盛需求。 

    上一篇:河北省推进产权投资的思考和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