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54页及练习十二中的有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经历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探索过程,掌握并能运用其特征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对探索方法的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共同做一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听好,你随便说出一个数,不管它有多大,老师马上就会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想试试吗?
(生随便说,师对答如流,随即把数写在黑板上。)
1.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师:老师说的对不对?用什么办法来验证?
2.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师:你想不想像老师一样说得又准又快?此时,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
生1:有什么巧妙办法来判断吗?
生2:老师有什么奥妙吗?
生3:就不能也像能被2和5整除的数那样,有一定的特征呢?
3.梳理疑问、揭示并板书课题:能被3整除的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学习的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揭开这个谜的。有信心吗?
【评析】本课导入轻松、自然、明快,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把新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师生较为短瞬的“热身”活动,产生强烈的“为什么”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拉开了序幕。
二、大胆猜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评析】由于受旧知影响,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能被2、5整除的数的判断方法迁移到本节中来,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与这个数的各位上的数字有关,尤其是个位数字。在学生举例验证中,产生认知冲突,自然萌发探究欲望,此时,提出问题也就成为学生心理的强烈欲望。
进一步猜想:
(l)师:同学们,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数学也不例外。当我们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研究,发现不了问题时,我们又该从什么角度去研究呢?
(2)启发学生另辟蹊径研究问题,进而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探究,尝试发现规律,并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师问:你想怎样来研究提出的问题?举什么样的数字更好呢?
2.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之上,进行汇报。
师问:你是举哪些例子来说明的?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结初步形成结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这个数的数字的排列顺序无关,而与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有关,如果这个数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板书:各位上的数的和。
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