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探析

2014-08-27 01:07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探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平台,企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平台,企业拥有了新的发展资源和腾飞机遇。同时这给许多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许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当然这表明大多数企业已经达成一种共识即现在关键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进行信息化,而是如何尽快搞好信息化建设。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如果处理不当,企业就会丧失信息化带来的优势,甚至产生新的发展障碍,使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如何处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失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先进的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对技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通过对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和管理进行整合,及时为企业的战术层、战略层、管理层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服务,从而达到先进管理、迅速反应和正确决策的目的。

信息化从表面上看是指企业广泛的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支出。它出现的深层次背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生产力三大要素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掌握相应信息技术工具操作的劳动者会更加熟练快捷地进行生产,新信息技术装备的生产工具会比现在更有效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人们可以支配使用的劳动对象得到扩充。所以,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不应该理解成一种单纯的支出,而是一种着眼于长期收益的投资。因此,各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纷纷慷慨解囊购买信息设备和架设网络。而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进行的信息化实施调查结果都表明:信息技术能够改变企业的原因并不是在于单独的硬件购买和网络架设,相反在于通过信息技术使企业提高了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的能力。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许多国内企业盲目进行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鉴于信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资源,它将比以往任何时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出现和使用的原因并不是在于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是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信息。

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应当从硬件和软件这两方面来理解。从硬件方面看它是指企业广泛采用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输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从软件方面看,企业已经整合了拥有的信息资源,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管理,进而达到对企业内部所有资源的集中控制,从而产生出更高的生产效率,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已经取得的成就

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2年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520户国家重点企业、120户试点企业集团和地方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了调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如下:

1.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多数企业已经为信息化建设做了组织机构、规划、投入预算、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准备。83.3%的企业设立了副总裁、副总经理级的信息主管,89.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94%的企业已经制定、正在制定或计划制定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77.4%的企业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80%的企业制定了“十五”信息化建设投入预算。89.1%的企业设有专职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86.7%的企业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适时进行系统改造和升级。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信息化应用环境得到改善。计算机拥有率和网络覆盖率及网络传输技术水平提高,为企业系统集成、资源整合、工作协同、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计算机拥有率和入网率有很大的提高。每百人拥有计算机7 台,管理人员达到了人均0.77台,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达到人均1台的水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已占总数的68.4%。大多数企业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

3.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带来了积极变化和明显效益,企业对信息化效果的满意度提高。首先,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如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其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570户中填报效益数据的279户企业截至2001年末信息化累计投入71亿元,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7亿元,每投入1元产生1.64元的效益。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企业(77.9%)负责人对信息化效果感到满意。

上一篇:我国媒介销售公司直企客户营销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