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1)(3)
2015-04-10 01:12
导读:信任是产业集群的特征之一。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位置的接近,产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同一性,正式与非正式交往的频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
信任是产业集群的特征之一。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位置的接近,产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同一性,正式与非正式交往的频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更轻易建立起稳定和持续的关系。有利于技术、治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类似硅谷“酒馆谈话中的技术转移”现象,在产业聚集区也普遍存在。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治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不在某家企业干了,可方便进进同类的另一家企业,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创新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一种合作进程,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依靠于广大社会群体(包括员工、供给商、顾客、技术协会、
培训团体等)的知识交流与碰撞,而不是主要依靠个别人的想象。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便了“集体学习过程”,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在集群内快速传播,为知识和信息在企业之间的迅速活动和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创新并进步创新的速度,进步了企业和机构的创造能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实施。创新通常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把不同团体的创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使之健全完善到可以进进市场。本地化的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一种外部经济性以促使这种创新过程的实施。由于是本地化的深化的分工,企业可以专注于非常细小的领域,这样,任何细小的技术创新都可以以独立的企业方式进行实施。由于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技术工人可以就地解决;专业化的供给商解决投进品题目;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协助创新实施;还有集群内适合于特定行业的特殊的基础设施,如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物流中心等,都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实施。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培育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一些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都是以科技创新系统为基础的。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借助于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良好的技术创新系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进步。假如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或者技术断层,产业集群就会衰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存在的劣势,并不是由于它们“小”而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孤立和分离所致。假如在一定的环境下,那些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能够形成空间集群,实现集群式创新,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上风,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上风,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因此,集群式创新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要使产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就需要把特色产业园区培育成创新网络。按照高出发点、高集成、高关联的需求,选好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链,作为带动全地区经济增长和腾飞的切进点,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大容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上风产品为龙头,集中实施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知识系统,内部各部分要素尤其是专业性知识与人才的活动会促使产业园区内企业间的学习和创新,同时也会促进创新中心(比如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创新。
创新网络中,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源泉。熊比特夸大,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和经济发展的组织者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发明与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新风尚,组织企业家沙龙,鼓励企业家交流和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使创新意识贯串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受知识溢出的影响,集群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模仿和应用可能会挫伤创新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对这类题目应进行政策干预,建立风险投资、技术共享、信息交流等支撑体系,并建立创新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