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析(3)
2016-01-23 01:08
导读:⑤ 知识型员工创造性的积极发挥要求组织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同等的伙伴关系。以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通过一个个战略单位的自由组合来挑选自己
⑤知识型员工创造性的积极发挥要求组织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同等的伙伴关系。以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通过一个个战略单位的自由组合来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操纵系统,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以为最好的工作方法。这种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工作团队作出大部分决策,团队领导人是“负责人”而非“老板”;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中间环节;团队将自主确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由团队来确定并贯彻其工作计划。SMT使组织内部的相互依靠性降到了最低程度,改变了过往依靠治理、监控、指示、命令等刻板的治理形式,增强了知识型员工巨大的自主性,激发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3)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员工对企业负有绩效的责任,同样企业对员工也承担着发展创造、让他们在企业中能够最大体现自身价值及实现人生理想的责任。企业应当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创新的氛围,这对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1)为知识型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加强知识型员工的培训与教育,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建立一整套面向未来的培养计划,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学习发展需求,一方面使知识型员工不必跳槽到其他企业也能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减少了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对他们起到激励的作用。(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育促进组织学习的文化氛围。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反映了组织员工共同心理的精神状态。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仅仅要提供他们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更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良性竞争、互相帮助的文化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劲头,减少恶性竞争、互相“保密”而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得知识型员工能够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服务。(3)拓宽知识沟通的渠道。除了向知识型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还要从技术上解决知识型员工学习的困难。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知趣互转换的SECI模型告诉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相互交流和沟通,因此拓宽组织内部知识沟通的渠道,也能帮助知识型员工知识的更新和积累,对他们也有一定的激励效果。
大学排名 4.建构独特公道的薪酬体系。(1)进步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层次比较高,但不应就此掩盖知识型员工对物质报酬强烈的追求,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仍然是企业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企业向知识型员工提供报酬的高低也意味着企业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的认可和重视程度。报酬的水平对知识型员工的动机强度和持久性有着深远的影响。(2)改善薪酬结构,引进股权激励。以往的固定工资制轻易诱发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特点在于以知识型员工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在所有生产要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人力资本形成的无形资产在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企业除了对知识员工进行奖金、福利等方面的激励外,在薪酬结构中引进股权激励不失为增加知识型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心理公平感,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有效途径。(3)实施自助式高福利。传统的福利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以企业为导向的安排,只对全体员工的共性需求加以满足。而由于知识型员工的专业背景、知识水平、思想素养不同与普通员工,他们对企业的价值高于普通员工,以往基于全体员工的单一的福利安排对知识型员工已失往效用。在实际操纵中企业可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进步知识型员工的福利水平并列出一些福利项目,如提供宽敞住房、提供专车接送、发放特殊补助、享受全家度假等,让他们自由选择,各取所需满足不同的福利偏好,通过不同的企业福利起到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