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企业企业激励分配制度研究(1)(3)
2016-02-29 01:00
导读:1.经理人是经济人,其决策同样需要考虑收益和机会本钱,当某一行为的收益大于机会本钱时,经理人会采取这种行为;反之,当机会本钱大于收益时,经
1.经理人是经济人,其决策同样需要考虑收益和机会本钱,当某一行为的收益大于机会本钱时,经理人会采取这种行为;反之,当机会本钱大于收益时,经理人会放弃此行为。非完备股权制度由于经理人参与企业经营成果分配,进步了其寻租的机会本钱,机会本钱的进步必然会降低寻租行为的发生,进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困扰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题目。
2.非完备股权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解决委托——代理题目。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题目主要表现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从而产生代理人的逆向选择题目,非完备股权从题目的本质进手,通过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的一致化(追求企业收益最大化)来解决这个题目。经理职员的报酬不封顶,并唯一取决于公司的利润和自己的贡献;理性治理者会权衡自己的收益与本钱,在贡献利益分配制度下,治理职员收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相关,企业利润与自己的选择高度相关,这样就从本质上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人、代理人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委托代理题目。
3.非完备股权制度的建立对经理层的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激励效应。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经理层收进普遍不高,民营中小企业经营治理者大都比较年轻,生活压力较大是这一群体的特征。从工作的收进效应和休闲的替换效应角度出发分析,工作的收进效应大于休闲的替换效应,非完备股权制度的建立,使得经营者的收进上限不封顶,在收进效应大于替换效应的情况下,必将对治理职员产生较大的激励效果。
治理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之一,治理的核心是人、制度、创新,社会主义民营中小企业领导者必须不断学习前沿的治理思想和理念,并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治理实际出发探索先进治理思想的实用性,经过实践、积淀、创新过程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中小企业激励分配制度。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平迪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斯蒂格利茨.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段国斌等.制度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4)Golany B.Aninteractive MOLPprocedurefortheextensionofDEAto effectivenessanalysis[J].J.Opl.Res.Soc.,1988,39(8):725~734.
〔5)祝足,黄培青.企业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的原因及其影响[J].系统工程学报,1997,12(3).
〔6)HolmstromB.ManagerialIncentiveProblem)ADynamicPerspective[A].EssaysinEconomicsandManagementinHonourofLarsWahlbeck[C].Helsink:SwedishSchoolofEconomics,1982.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