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治理新思维(1)
2016-03-09 01:0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跨国治理新思维(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前一阵子的一个星期日
前一阵子的一个星期日,一家大型电脑服务公司的高管团队早上7点齐聚曼哈顿。10位同寅已数月未曾谋面,这一点也不希奇,由于他们彼此相距甚远。他们有三位驻加州,两位在新泽西,另有三位分别在宾夕法尼亚、康涅狄格和伦敦,还有两位在印度。他们散布在世界各地,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业务和顾客遍布全球。 尽管这些治理者并不定期碰面,但他们天天都大量使用 电子 邮件、移动电话和视频会议进行沟通。 这家公司是个突出案例,说明了组织在如何变迁,但这不是唯一无二的现象。它代表了越来越多 企业 的 发展 方向。
虚拟治理 越来越多的治理者和他们的下属都不在同一地点工作,治理者可以时刻监视每个人工作的日子已一往不复返。 治理者现在需要这样进行领导:关注主要流程,同时以员工必须达到的成果来调整绩效。治理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很好地理解如何构建虚拟项目,确定合适的目的和阶段性目标,规划行动,并且设计指标来 分析 已取得的进展。 关键在于,治理者必须比较深进地了解何时要使用现有的众多通讯手段。何时打电话最合适?召开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电子邮件还是当面开会? 研究 表明,当启动一个虚拟项目时,为了就目标、重要阶段、准则和个人义务初步达成一致,面对面沟通经常是最好的 方法 。它有助于建立起理解和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能远程建立的。例如,IBM的项目团队,就是从全体成员一次深进的面对面沟通开始的。 一旦建立起了治理或团队关系,就能用电子邮件和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来完成很多事了。话虽如此,但定期召开会议仍很重要,面对面或视频会议都可以。一般来说,面对面会议是为了解决棘手的实时 题目 ,而虚拟会议是为了有效共享信息并评估进展。 在一个虚拟团队里创建更小规模的团队也是有帮助的。例如,我们知道有一家企业总是把项目团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都负责一项关键任务。这些更小的个人团队共同负责成功交付并整合各自的具体任务。在这些小组工作的最关键阶段,它们通常会聚在一块工作几个星期。该公司发现,真实世界的近间隔接触对绩效至关重要,它让个人可以马上对意见做出反应,更深进得探究各种选择方案,在处理题目时更有成效。
无权威治理 传统组织的设计者们担心职权范围和从属关系,他们假定,当职权范围相对较小,从属关系明确时,组织是最有效的。当任务简单,而且可以得到谨慎监视时,这一原则是正确的。但当产品或服务较为复杂,而且不轻易观测和监视其创建时,它就未必是个好主意。在这些情况下,往往需要建立复杂的治理关系,由于组织正在尝试提供复杂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还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往往需要创建交叉功能和跨境的工作小组。 在这种情况下,各治理者需要与并非其下属的人合作并 影响 他们,治理者对这些人也没有正式的权力。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影响他人方面有着娴熟技巧。他们要学会的最重要技巧是:建设性地劝说;鼓动性地呼吁;交换利益及互相帮助;构建同盟和征求意见。 在这种治理模式上一直非常成功的一家公司,是生产Gore-Tex面料的戈尔(Gore)公司。1958以来,戈尔避开了传统的等级模式,而是代之以基于团队的环境,这种环境培养个人主动性,鼓励创新,并倡导在所有“合作者”之间进行个人交流。雇员们都是合作者,公司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治理者分级。
共享领导权 由于越来越多的工作由交叉功能的全球性团队完成,领导权必须越来越多地由所有团队成员共享。我们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在关键阶段,会正式地让所有项目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职务。这种领导 方法 部分地是由于团队成员通常是同级员工;部分也由于 目前 的工作由不同地方的小组完成。为了在领导权共享的情况下获得成功,这些团队的治理者必须一开始就让小组共同为工作设立预期目标。首先,他们必须说明,共享领导权是一种绩效预期,会得到回报。其次,团队成员必须接受责任,承担并响应同级员工之间的领导。 为了在员工中建立真正的共同领导能力,治理者必须选择没有上级有力指导也能表现良好的团队成员。他们必须鼓励由团队往解决 题目 ,做出决策。 这意味着通常要把关键决策权交给团队。这还意味着,治理者需要更多地采取协助的姿态,而不是指挥的姿态。他们必须能够在会议上示范共享领导权,换言之,要在适当的时候,将领导权移交给能够胜任的下属或同级职员。他们必须练习并开发团队中的个人与集体领导技巧。 在某些方面,这可能是最难把握的新技巧,由于它如此背离传统治理模式,因而需要比较安心于放弃直接控制权。话虽如此,但鉴于当今职权范围扩大,工作关系遍布全球各地,共享领导权正成为一件必须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