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016-04-05 01:00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试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技术创新是提升
摘 要 技术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提出了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鼓励措施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1.1 技术创新与资金缺乏
资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但而言,中小企业严重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就直接融资而言,中小企业到主板市场融资不仅本钱高,而且进进难度大。进进股票市场通常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金、营业额、利润额水平,即使在美国,真正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也为数未几,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仅有7 000多家,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就间接融资而言,的间接融资体系是以四大国有贸易银行为主体的,它们并不能较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单位资金的交易本钱相对较高。由于同样一笔资金,假如贷给一个大项目,只需进行一次复杂的审批程序,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本钱就比较低;假如把它分散地贷给若干个中小企业,就必须按照几乎同样复杂的程序进行若干次审批,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本钱就比较高。
(2)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信息本钱比较高。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信审查;贷款发放后,要对所贷放的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监视。这些都依靠于所把握的关于企业从事项目的质量、企业的治理水同等方面的信息。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大,必须采用多级的分支行代理体制,但多级分支行代理体制很难对一个地区所有中小企业建立起足够的信息积累;再加上中小企业信息的非透明性,致使大银行搜集信息的本钱高。
(3)大银行由于资金庞大而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往往会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大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贷款,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更不愿冒巨大的风险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贷款。以河南省为例,中小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创新,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投资增幅逐年回落,由“八五”时期年均递增34.1%下降到“九五”时期的年均17%,1997年又降到9%。以上固然是河南省的情况,但据此推算,其他各省中小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此外,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和折旧提取比例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一部分企业根本就不提取,处于只能“吃剩饭”的境地,也就难以谈及技术开发和创新。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1.2 组织制度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还未建立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产业组织层面的各种障碍上。因此,技术创新市场中介组织的不完善,既不利于为技术创新提供相关信息,也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扩散、传播从而阻碍其商品化、产业化过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大型企业往往拥有自己的科研部分、科研条件及相应的人才、技术、信息上风,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及储备所需的产品项目。由于的原因,我国职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职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河南省中小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到1996年,河南省县属以上的科研机构仍有300个之多。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气力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进的普遍浪费,致使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得不到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以部分和行业为核心的隶属关系的羁绊,给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和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使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一体化碰到了无法克服的体制困难。
(2)中试机构建设缓慢,成果转化瓶颈题目依然比较突出。中试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设备配备、能源和原材料供给、科技服务保障等建设步伐缓慢、措施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结果致使作为成果转化之核心机制的中间试验活动发展缓慢,仍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果转化瓶颈题目依然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