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应用研究

2016-04-08 01:04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应用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选择什么样的文
[摘 要] 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整合模式,直接关系到企业并购的成败。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成果予以回顾;接着,从三个方面指出以往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不同的文化整合模式,即:分离——渐进模式、同化——促进模式和渗透——融合模式;最后,对这三种文化整合模式的内涵和应用条件予以阐释。
  [关键词]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模式;文化整合应用
  
  一、引言
  陶斯·佩林咨询公司(Towers Perrin)专门研究了过往10年间180多个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得出的结论是,成功的文化整合是并购得以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1]根据KPMG公司(2002)的一份全球性研究报告,指出了增加成功可能性的6项并购前活动,其中解决文化题目是一个关键性的要素。[2]对文化整合的关注已经被证实为并购成败与否的“分水岭”,假如忽略这一点,那么对于并购的迫切可能会是一种代价高昂的冲动。[3]而选择什么类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是企业并购后进行文化整合首先要面对的题目,由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决定了企业并购整合后不同的控制范围和经营模式,进而决定了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回顾
  Berry(1982,1984)是较早提出企业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学者,他以为购并双方共有四种文化整合模式,即文化融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同化(Cultural assimilation)、文化分离(Cultural separation)、文化消亡(Cultural deculturation)[4][5]。Cartwright和Cooper(1994)根据并购的动机、目标和权力的运动,提出企业并购三种可能的合作关系类型[6]。后来,又有很多学者基于他们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多种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式类型。 中国大学排名
  总结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一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整合模式是根据并购双方文化交叠的标准划分的。另一方面,众多学者提出的整合模式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超出以Berry(1980)提出的融合(integration)、吸纳(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和消亡(deculturation)四种文化整合模式,基本上是在Berry(1980)提出的四种模式基础上对其略作适当改进而形成的。
  
  三、对以往研究成果的评述
  应该说,以往的文献为我们对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析了不同文化整合模式的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企业的文化整合实践也具有一定的鉴戒意义,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以往对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大都是在Berry(1984)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基础上展开的。但Berry(1984)的研究是从文化“被侵犯(Invaded)”一方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被进侵方成员的文化选择倾向,其条件假设是群体成员有文化选择的自由,这适用于一般的社会群体,而对于企业组织则不一定适用,由于企业可以解雇员工,而在社会群体之间,占据文化支配地位的一方不可以“解雇”其他群体成员。在企业并购中,即使是弱势并购,并购方也拥有与其所有权相当的终极控制权,即终极作出整合决策的是并购方,对这一条件的忽视,导致了后来的学者在采取“拿来主义”时产生了语义上的混淆以及理论与现实的脱节。[7]
  其次,以往的文化整合模式如分离式、融合式、同化式等忽视了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例如,对于分离模式的研究,过于夸大并购双方在文化上的分离、独立。由于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获得并购后的协同效应,随着企业实践的发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在适当的时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并购双方文化的渐进性融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分离状态。同样,同化模式也是在夸大以并购方的企业文化为标准,如何对目标企业进行改造,而忽视了对目标企业文化优秀成分的吸收。因此,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实践应用上显得过于单一和极端,缺少对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动态性和连续性的描述,从理论上来说,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已经不足以指导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实践。
上一篇:关键绩效指标的选择及相关题目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