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五大”发展趋势(1)(3)
2016-05-24 01:03
导读: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速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
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速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现代物流已被我国政府、企业所重视,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政府从产业发展高度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进步社会经济效益、降低社会本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策略,生产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和获取企业竞争上风的战略机会,传统物流企业(运输、仓储等企业)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重新打造企业、寻求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企业再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作业一体化 现代物流的精华在于其系统整合的概念,即整合传统的作业领域,将生产、销售、包装、装卸、运输、存储、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越各企业部分的活动综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治理,使物流活动各作业环节有效地组合,形成以服务客户为主的综合能力,节约流通用度,进步流通的效率与效益。
物流治理信息化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物流活动不但活动范围广阔、涉及部分众多,而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活动。物流活动范围、活动速度也进进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EDI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进步更多地取决于信息治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条形码技术的普遍应用,则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进步了信息治理的科学水平,使商品在各种需求层面上的活动更加轻易和迅速。信息化已成为物流活动的核心,成为物流创新的动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物流资源社会化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各专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生产企业与零售行业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终极产品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与配送中心提供,以实现少库存和零库存。现代物流社会化趋势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物流规模经济效益、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结果。在大城市出现现代化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己成为普遍现象。
物流体系综合化 现代物流离不开运输与仓储。仓储现代化则要求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以组织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而运输现代化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物流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物流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流一体化 按照一般的流通规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商流可以使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经过商流,物质资料就变更了所有权;物流解决的是物质资料从其生产地域向其消费地域的位移,无法变更物质资料的所有权;信息流解决的是流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不同的材料,产品或商品的转移形成不同的流通方式与营销形态,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基本实现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同一。此外,代理制的推行也使现代物流更趋科学公道,由于这种方式的流通体制更有助于实行三流合一。“三流合一”已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资料:
1.徐寿波,《关于物流科学理论的几个题目》,《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2.钱东人、初建环,《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贸易研究》,2003.2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许雯,《国外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哈尔滨贸易大学学报》,2003.4
4.汤浅和夫 编著,张鸿 译,《物流治理》,文汇出版社,2002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