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销与产业结构优化(1)(2)
2016-05-25 01:06
导读:由此可见,“绿色消费”已成为新世纪的潮流,并呈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绿色消费驱动国际绿色营销的发展。随着绿色产品逐渐受到全球消费者
由此可见,“绿色消费”已成为新世纪的潮流,并呈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绿色消费驱动国际绿色营销的发展。随着绿色产品逐渐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追求产品安全性和健康性的绿色产业成为新时代的“朝阳产业”。
2、消费者的绿色价格认同感越来越强。这一趋势对目前的企业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一价格认同感是企业自觉走向绿色营销之路的“引路牌”。
3、消费者对绿色品牌的信赖感、忠实度增强。随着政府和整个社会对绿色消费观念的大力倡导,消费者对已树立起来的绿色品牌的信赖感和忠实度都在增强。
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是“满足需求与顾客满足”,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是企业主动寻求行为优化的内在推动力。绿色消费趋势的普及必将使企业将“绿色”作为获取竞争上风,进步国内外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置于企业战略的制高点。
三、政府主导绿色战略是企业行为优化的外在推力
绿色营销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在实现过程中,主体理所当然是企业,但绿色营销的终极实现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环境。更主要的是,“绿色营销”是一种宏观营销活动,政府主导“绿色”的发展模式应当是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选择。
我国现阶段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绿色营销,还需要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以推动企业绿色行为的优化,形成绿色产业。
1、政策的绿色倾斜和进步行业的国家标准。通过减税甚至短期的免税等扶持性政策鼓励倡导环保、生态友好的产业发展。完善作为第三方的认证职能,为广至公众提供一个权威的、有影响力的认证服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强化绿色法律监管,以法治企。在绿色消费和绿色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企业不可能在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中获得足够的逾额利润,寄希看于企业生态意识的觉醒,放弃企业的眼前利益而往追求社会环保利益、实施“绿色营销”是不现实的。通过政府职能来解决绿色经济中市场机制失效的题目,以绿色法律规范和制约企业的行为逻辑,引导企业行为向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发展。
3、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复合机制体系。企业绿色营销的基础是绿色产品与绿色生产,而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发展薄弱是限制绿色产业发展内在原因。绿色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非企业一已所为,需要政府部分在人才、资金、产业政策和信息资源方面的支持,并将之纳进到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之中。
4、在消费者中广泛开展环境教育,使绿色消费观深进人心。绿色产业的形成不仅是要企业研究和推广绿色产品,更需要开发绿色市场,培育具有绿色消费意识的消费者,政府要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扩大深化绿色消费市场。
四、绿色产业链的构建是企业行为优化的客观结果
现代营销理论以为,市场营销是连接生产、投资与市场需求的必然环节,对生产和投资有着引导作用,因而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只有对市场营销这一环节加以根本性的改变,“绿化”为绿色营销,才能引导生产和投资的转变。随着企业绿色经营行为的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带动,产业之间及内部的关联性也将加强,从而推进了产业协作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并有效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同时,绿色产业的发展,终极在一定层次上带来区域产业结构的重组与优化,从而实现向资源使用效率高、生态环境胁迫性弱的产业部分的集聚,反过来,又更有效地推进了环境友好型经济以及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以循环经济、绿色营销作为企业行为优化的准则,可以勾画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为重点的新兴的绿色产业链,即绿色信息产业、绿色宣教产业、绿色资源产业、绿色制造产业、绿色流通产业、绿色服务产业。其中,由绿色信息产业、绿色宣教产业组成的知识性绿色产业(或称为软性绿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链中的支撑产业;而由绿色资源产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流通业、绿色服务产业组成的实现供、产、销功能的产业,称之为功能性绿色产业(或称为硬性绿色产业),尤以绿色制造业的发展作为整个绿色产业链的核心,推动着绿色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终极要依靠产业链上所有企业行为优化的整合。产业链上各种业务的发展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并推动企业的绿色营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