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产业的空间垂直分离研究(1)(2)
2016-05-30 01:04
导读:广东铝加工企业除了从广西等地输进氧化铝、电解铝等中间产品外,作为能源紧缺省区,还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从广西输进水电。广西是国家“西电东输”
广东铝加工企业除了从广西等地输进氧化铝、电解铝等中间产品外,作为能源紧缺省区,还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从广西输进水电。广西是国家“西电东输”工程的主要电源接进地,按计划2005年向广东送电达10000MW;而根据投资份额,投产后的龙滩水电站,其50%的电量将输往广东。此外,广东铝加工企业的部分工人也是来自广西。
三、广西、广东铝产业中间部分与终极部分空间垂直分离的原因
新古典主义地理学以为,产业的空间分布是受地理的第一性影响(指地理的外生特征,如海岸、山脉、矿躲等自然地理或自然资源禀赋)的,具体的由技术差异(李嘉图)和要素禀赋的不同(赫克希尔、俄林、萨缪尔森)引起的比较上风决定的。很明显,这种比较上风是外生的,因此,产业的空间分布也是外生的,并且它只能引起专业分工而不会导致产业聚集。而新经济地理学则试图将产业的空间分布(中心—外围模式)内生化,以为它是由地理的第二性(指的是地理间隔和经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该理论以为,产业的空间聚集是它们的聚集气力和分散气力对比的结果。而聚集的气力取决于“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其中前者是指垄断型企业选择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市场规模小的市场区出售其产品;后者是指企业在当地集中,由于该地区产品种类和数目较多,从外地输进的产品种类和数目较少,因而支付较少的运输本钱,导致该地的水平价格较低,实际收进较高。分散气力由“市场拥挤效应”决定,是指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趋向于选择竞争对手较少的区域。当聚集气力大于分散气力时,形成产业聚集,此时,里面的企业获取聚集租金(以聚集均衡时,企业向外迁移的损失来衡量);反之则导致产业扩散。可见,新经济地理学以为,产业的聚集与扩散是一个内生、动态的过程。后来,在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很多学者又进行扩展,考虑偶然性事件冲击、考虑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等对产业聚集的影响。而本文对新古典主义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进行综合,以为是地理的第一性和第二性共同作用,造成广西、广东铝产业中间部分与终极部分空间垂直分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地理的第一性和铝产业中间部分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其在广西的聚集
氧化铝加工过程中,铝土矿失重大,大约是5吨铝土矿才能生产出2吨氧化铝,而且电解铝是高耗电产业。从国际经验上看,由于运费和能耗等原因,氧化铝、电解铝一般都布局在铝土资源和电力特别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铝产业的中间部分的分布受地理第一性的影响较大。目前,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超10亿吨。而且广西铝土矿躲分布集中右江河谷一带,矿石质量佳、易开采,是我国唯一可直接采用纯拜尔法生产优质砂状氧化铝的基地。此外,广西固然煤炭资源匮乏,但水电资源丰富。广西水电资源的技术可开发量1 897万千瓦,年发电量811亿千瓦时,居全国第8位。其中红水河是广西水电资源的“富矿”,占全区水电资源总量的68%。按规划,红水河开发自其上游南盘江天生桥至其下游黔江大藤峡,河流总长1 050公里,总落差760米,具有修建大型水电站的有利地形,可开发建设1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 291万千瓦。目前,在建的龙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40万千瓦,是目前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的特大型水电工程。而且红水河流域与右江铝土矿带间隔较近,方便电力的输送。而广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适合开采的铝土矿,而且电力需从外省区调进。因此,为了节省运输本钱和更好地利用当地丰富而且本钱低廉的水电资源,铝产业的中间部分便聚集在广西,特别是百色一带。
2.交易本钱、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是造成铝产业的终极部分在广东的聚集主要因素
(1)交易本钱较低是铝产业中间部分与终极部分空间垂直分离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