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脉络述评(2)
2016-07-02 01:01
导读:我国最早研究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学者刘俊海的定义是: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赢利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
我国最早研究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学者刘俊海的定义是: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赢利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消费者、债权人、中小竞争者、当地社区、环境、社会弱者等等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权益。卢代富的定义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主张把社会责任作为与经济责任相对的概念,不同意把经济责任也纳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大概念中。由于在他看来,这样轻易出现象弗里德曼那样过分夸大经济责任而把经营责任之外的其他责任排斥在外的错误。刘连煌则是从公司实际决策中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加以确定的,他以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者乃是赢利性的公司,该赢利性公司便应放弃赢利之意图,稗符合多数人对该公司之期看。
(三)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内容
综观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题目;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及其重要性;企以及劳工关系与社会责任演变等等。目前,国内对企业公民行为与社会题目参与的研究尚未几见,且表现为泛泛而谈居多,其学术性明显不足。但是关于类似主题的研究在国外尤其在欧美地区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与这三个主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财务绩效、经营绩效)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绩效。综合上述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大多以社会责任为中心,主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在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初期,关注的基本题目还是“企业应该有社会责任吗”和“企业有哪些社会责任”。理论界多年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这本身就对以上两个题目做出了回答。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文献计量法
(一)1992-2002年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文献计量
Lockett对1992-2002年十种以上国际治理学顶级刊物和四种CSR(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的文献分析,从知识治理的角度,得出在治理学期刊的CSR的研究最流行关注的主题是环境题目和伦理题目,实在证研究呈现突出的定量化倾向,在SMJ中尤其如此,在11篇中就有8篇是定量实证研究。而理论研究以非规范研究为主,即研究“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题目,而不是“应该”的题目。对CSR文章最大的引用源是治理学期刊。按其观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仅是通过理性推导和实证推动的而且也由贸易与社会及政治议程推动的。
CSR的研究主体按照上述的理论与实证标准划分仍呈现碎片化倾向。由于CSR的研究边界模糊,一致性的熟悉尚未形成,因此,严格的理论与实证二分法可能不能完全捉住在CSR研究中实证研究参与理论建构的角色(e.g.Eisehardt,1989)。由于一致性的理论熟悉未达成一致,当一致性意见形成后,可以考虑验证变量和丈量的题目。因此我们不能希看CSR研究有一般研究所具有的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的趋势。按库恩的科学范式来看,CSR缺乏范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另一方面,CSR研究嵌进在治理学中,由于治理学是多学科来源的特征,CSR通过治理学与其它学科进行对话。 (二)2002-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文献计量
治理学期刊的选择。运用Endnote文献分析软件及Refviz等文献分类工具,以AMJ、AMR、ASQ、JM、JMS、 OS、SMJ、CMR、HBR、SMR等***和B级期刊治理类期刊和企业社会责任类期刊(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busines and society,)为主要检索源,在lockett的基础上,参考其对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对2003-2008年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进行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