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贸易化运作个案分析(2)
2016-07-08 01:03
导读:东师理想与基础教育行业结成了密切合作关系,这是其应用软件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条件。当前,软件建设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重
东师理想与基础教育行业结成了密切合作关系,这是其应用软件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条件。当前,软件建设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重要的原因是软件与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经营治理、贸易运作之间是脱节的。所有的单位首先要面对的是本身业务如何发展成长的挑战,一个单位的发展成长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如,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产品技术的创新,或是通过对各种资源(人才、品牌、市场、专利等)加大投进来实现。专业化的软件能为用户提供更强有力的方法和手段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软件与用户业务的真正结合。一些软件供给商提供的软件产品,对客户的业务需求研究不到位,忽略了客户对“结合”产生的需求及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形成了目前应用软件行业存在的软件和客户需求之间“两层皮”题目。因此,要让客户真正体会到软件对其业务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软一56一件开发商就必须脚踏实地研究好客户的真正需要,以专业化的软件进步客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东师理想开发基础教育软件,面向全国72万所中小学校和2亿中小学生。公司除自有员工外,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整合东北师范大学各学科基础教育专家、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及附属小学等全国600多所实验基地校的优秀一线教师的聪明,实现了教育研究、一线教学、软件开发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国内教育软件商开展业务,往往受到各地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不懂教学”的指责;而东师理想的业务职员通常是有过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出身,并且还有一批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直接同中小学校交流,因而受到普遍欢迎。 (二)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上风
东师理想在选项目时,曾考虑过三类应用软件,即电力行业软件、石油勘测行业软件和基础教育软件。经过反复研究,比较了这三个行业的市场容量、市场远景、竞争程度后,终极选择了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搞基础教育软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基础教育行业搞软件轻易形成相对竞争上风,使企业能实现持续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个性化教学开展得好,各种教学工具软件领先,但由于文化、课程标准、教材等的差异,尽大多数国外软件不能应用到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上。我国要开发高水平教育软件,应具备五个条件:需要大批中小学优秀教师提供一线学科教学信息;高水平基础教育专家和软件专家提供理论指导、设计并对来自一线的创意进行把关、论证;
软件工程专家把创意转化成教育软件;一家专业经验丰富的公司开展产业化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体系。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开展上述工作中具备独特上风。东师理想看清了这一点,依托大学,按此模式组织企业研发工作,从而取得了预想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上风。到目前为止,除东师理想外,国内还没有其他按上述模式组织的开发机构。
(三)在理念上、技术上或经营方式上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东师理想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探索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效途径,帮助中小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步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东师理想开展的第一项业务就是“中
小学教育信息化理念引领”。东师理想组织基础教育专家在全国各地教育部分作报告,推广普及其基础教育信息化理念。由于他们在基本理论及方法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因而听过他们报告的教育主管部分和学校往往为其研究的先进性折服,心甘情愿成为他们的忠实客户。东师理想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各地中小学校纷纷踊跃参加,东师理想被视为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引导者。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东师理想发展的瓶颈及出路
东师理想尽管连年盈利,但净利润却始终徘徊在1000万元以下,没有实现超速增长。2008年5月23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在看过东师理想软件演示后曾指出:“东师理想软件的智能化程度时代领先,固然现在只是个小公司,但具备做成超级至公司的潜力”。那么,制约东师理想快速发展的瓶颈何在,如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