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所有制偏好论”:国企改革深化的理论障碍(4)

2016-07-11 01:14
导读:对于公有制。马克思也是辩证科学地对待与评价。首先,马克思依据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

  对于公有制。马克思也是辩证科学地对待与评价。首先,马克思依据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他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这是“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的过程。这完全是依据客观规律做出的,丝毫没有主观臆断。其次,马克思指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来说,具有巨大的优越性:(1)劳动者共同占有并支配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2)劳动过程实行联合劳动;(3)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以劳动为标准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消除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奴役与剥削。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无可相比的优越性。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分析丝毫没有过分的推崇,完全是依据客观实际做出的。这从《资本论》第一章第4节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中得到确凿的证实。最后,马克思没有亲眼看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更没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生活过,所以他从来没有讲过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会自动发挥出来。更无法看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实行过程中还会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某些弊端。
  今天,我们学习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学习与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态度、观点与方法,辩证科学地对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私有制和公有制,克服理论上的尽对化及片面性。在现阶段,即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私有制与公有制不仅都有存在的必然性,而且都有各自的优越性和弊端。私有制由于生产资料和财产为私人所有,占有关系直接,利益关系直接,因而财产关切度大;其经营体制与经营机制能有效地保障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并且,私有制还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产生与发展的一个必须条件,它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着自然的适应性、一致性和融合性,因此,它会使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产生持久的动力与活力。尤其是,私有制高度重视个人近期利益,能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自动驱使人们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奋斗。这是私有制的最大优越性,同时其弊端也由此而生。只顾个人赚钱发财,个人利益至上,否定公共和长远利益。又是私有制自身难以克服的痼疾。而公有制,由于其生产资料和财产为劳动者共同所有,国有制是生产资料和财产由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能直接为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按比例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的不平衡及矛盾冲突题目,这都是私有制无可相比的优越性。但由于公有制的财产所有及占有关系是间接的,即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和财产的占有一般要经过中介,每个劳动者都不能实现对生产资料和财产的直接占有权。利益关系被间接化,因而,劳动者的财产关切度很低。并且,经营者或代理者经营和治理的又是别人的、大家的财产,财产主体缺位,无人真正对大家的、公有的财产负起实际责任。在此种情况下,财产流失是必然的,“穷庙富方丈”更是难以避免。财产关切度低,经营效率低,产权主体缺位,这恐怕是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的最大弊端,也是国有企业一个接一个甚至***跨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大学排名
  
  2.不能搞所有制歧视与偏好。从上可见,私有制与公有制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各有自身的上风和缺欠,所以必须同等地看待,不能搞歧视和偏好。让二者在市场中同等竞争,上风互补,缺欠互克,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从哲学上讲,一个社会或国家,存在所有制偏好,偏好于公有制,偏恶于私有制,实行单一公有制经济。消灭私有制经济,完全违反了唯物辩证法。同样,偏好于私有制,偏恶于公有制,搞私有化,也不科学。人所共知,“公”与“私”是一对矛盾,是个矛盾同一体。二者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的;是互相矛盾的,又是同一的;既互相制约,又是互相促进的。实行单一公有制经济,整个国民经济由公有制垄断,没有私有制经济与其矛盾和竞争,必然没有活力与效率。同样道理,实行单一私有化经济,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必然产生停滞腐朽的趋势。
上一篇:论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 下一篇:新经济下面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