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知识员工的治理(2)
2016-07-14 01:00
导读:3、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难以用指标衡量。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经常以某种创意、技术发明、治理创新等形式出现,不具有可以直接丈量的经济形态。其中
3、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难以用指标衡量。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经常以某种创意、技术发明、治理创新等形式出现,不具有可以直接丈量的经济形态。其中技术发明和治理创新等有时还来自于团队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他们所做出的贡献难以正确具体地落实到个人。因此,对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难以采用一般的经济效益指标加以衡量,这给企业正确评价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薪酬待遇带来一定困难。
三、有效治理知识员工的策略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胡新欣以为,今后治理最主要的挑战在于对知识员工和知识员工生产率的治理。从人事治理,到人力资源治理,到人力资本治理、知识员工治理,知识员工在治理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企业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知识员工的策略,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策略:确定公道的薪酬制度,尊重并重用知识员工
公道的薪酬制度,是吸引和留住知识员工的条件,也是企业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重要基础。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推行一种称为“全面薪酬战略”的薪酬支付方式。所谓“全面薪酬战略”,即企业将支付给雇员的薪酬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两大类。“外在薪酬”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如基本工资、奖金、住房补助等。“内在薪酬”指为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如培训机会、表彰等,两者的组合即为“全面薪酬”。实践证实,知识员工对企业的期看和需求是全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更包括精神需求,实施“全面薪酬战略”,是实现对知识员工全面激励的值得鉴戒的模式。
知识员工通常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较高的需求层次,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通常具有挑战环境、挑战自我的强烈欲看。尊重并重用知识型员工也是重要的精神激励策略。企业应对知识员工加以重用,让知识员工参与相关的决策,激发其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二)灵活的工作时间治理策略: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知识员工从事思维性工作,工作成果经常以某种创意、技术发明、治理创新的形式出现,僵硬的工作规则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知识员工只需对其工作结果提出要求和考核,无需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监视,比较适合宽松式治理,实行弹性工作制度,如弹性工作时间、办公地点不固定等。弹性工作制度不仅满足知识员工的工作要求,而且可以为企业节省治理本钱,进步治理效果。
(三)长久的留住人心策略:给予知识员工充分的发展机会
Peter Druker曾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的培训与教育是企业给与知识员工充分的发展机会,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将教育与培训贯串于知识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随时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保持与企业和社会同步发展,从而成为企业最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
总之,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知识员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重点治理好知识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是企业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文明,许静初.百年治理箴言[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2、弗朗西斯·赫瑞比著;郑晓明译.治理知识员工[M].机械产业出版社,2000.
3、方渝军.2007~2008年中国四大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EB/OL].http://www.226e.net/article/15/Article40952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