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5)
2016-07-16 01:04
导读:首先,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核准制规定若干证券发行的具体条件,申请证券发行的企业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审查后,方可发现证券。我国对公司发行证券规
首先,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核准制规定若干证券发行的具体条件,申请证券发行的企业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审查后,方可发现证券。我国对公司发行证券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证券发行的条件,导致中小企业不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注册制则对证券发行治理实行公然原则,这种证券发行治理制度较核准制来说,发行条件较为宽松,中小企业很轻易做到。我国应该对证券发行实行注册制,并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有关证券发行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完善,为中小企业开通直接融资渠道。
其次,建立健全的二板市场和柜台市场。建立二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有重要意义。我国设立二板市场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一批高科技企业到港上市。因此我国的风险企业可选择香港的“创业板”市场作为上市场所,有条件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还可争取到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二板市场上市。同时,柜台市场也为中国风险投资搭建了退出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而且柜台市场还能起到为二板市场、主板市场输送成长性、成熟性企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融资循环。
最后,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通过创建风险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假如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进步资信水平、增强企业融资能力,还可以使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很多需求也会得到很好的满足。我国在发展风险投资时,政府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构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风险投资法律体系、创立风险投资基金等。
2、宏观方面的融资对策
(1)从政府扶持的角度考察。因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解决就业题目的主要载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因此,从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政府必须给予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政策及财政支撑,以政府的气力帮助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首先,金融支持。政府应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一,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银行”。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低息贷款。第二,制定强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第三,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体系。一方面创造条件开辟二板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其次,资金支持。我国应充分考虑国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小企业的政府资金支持系统的建设。第一,建立中小企业发展预备金。第二,给予中小企业特定事项的资金扶持。政府应针对某些特定事项,给予中小企业必要的资金扶持。第三,取缔一切不公道的收费。从源头上制止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最后,政策性扶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扶持主要包括贷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基础设施服务、提供
培训及信息交流等形式。我国自2008年8月起,一系列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金融等利好政策已相继由强烈诉求变成了现实,各种气力迅速集结到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的思考与行动中。如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全国性贸易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贸易银行调增10%,并要求这部分额度必须用于中小企业、农业或地震灾区;随后又出台政策放宽了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对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2万元进步到5万元;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进步到200万元。
(2)从融资环境的角度考察。首先,法律环境。我国可以鉴戒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信用治理法》,以法律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应尽快普及和全面推行《中小企业促进法》。继续废止和清除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真正使中小企业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