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治理中的控制治理(3)
2016-08-18 01:05
导读: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治理等诸多方面。预算的编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治理等诸多方面。预算的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其决策权都应落在内部治理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与协调。预算的执行层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企业要有控制制度负责监视预算的执行。对未完成预算的情况要及时予以反映和表露,并监视相关执行人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公司预算目标的实现,避免在执行过程不进行控制治理,到年底无法纠正只进行考核和处罚的窘境。
二、企业控制治理架构缺失对企业的影响
一个组织的控制按实在檀越体而言,可分为外部机构作用于组织的“外部控制”,和组织内部所具有的“内部控制”。从治理学角度看,在一个企业里,控制就是要证实是否各项工作都与已定计划相符,是否与下达的指示及已定原则相符合。控制的目的在于指出目标执行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并避免重犯。一旦控制治理架构缺失将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使企业陷进经营困境,造成巨大损失。
1.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
公司的正常经营一定是要依靠其主营业务的正常,以及公司营销治理的正常,公司就需要建立营销治理的控制,从而达到对公司营销治理和营销职员的控制,保障公司的营销渠道和客户为公司拥有,避免公司业务被个别职员控制,这对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2.对子公司主要领导人行为的影响
公司需要下属公司执行总公司各项治理制度,需要下属公司主要领导带领员工实现团体公司预定方针目标,由于下属公司在独立核算模式下,其主要领导人支配着授权范围内的资产,作为公司资产监视人的下属公司领导在特定的环境下需要监视就尤为重要。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职业道德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约束监视人的行为,但企业要靠这种信任,不加以制度的约束,显然是不行的,事实证实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企、私企,随着时间、位置、权力和环境的变化,人的行为是会发生变化的,其价值观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就要求对下属公司执行团体各项治理制度的过程进行控制,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对监视人进行监视,否则下属公司的领导人就会独立于制度之外,游离于控制之外。这种状况一旦发生必将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治理埋下隐患。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对公司财务治理的影响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面,尤其对团体公司而言其涉及面广,治理幅度大,各项财务治理制度确保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确保股东利益不受侵害,因此就要加强财务治理的控制治理,确保财务制度的执行。目前团体公司及各子公司财务治理的控制和监视,仅局限于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缺少对各项制度执行的控制治理,存在企业资产不安全的隐患。例如有的公司个人欠款挂账过高,有的公司帐务处理不规范,有的公司用度支出治理无人监控等等。
4.对公司法律事务的影响
公司法律事务的治理是以预防为目的,旨在通过对企业供销、合作、担保等事务涉及的有关合同协议的评审治理来预防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但是法律事务的治理不仅仅是各项合同协议的评审,重要的是对合同协议执行过程的控制以及授权范围内工作的控制,假如没有后续的控制,法律事务工作也只能是事后清理。
5.对公司正当合规经营的影响
现代化的企业治理不但追求企业的治理和效益,同样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否则就会给企业埋下无穷的隐患。独立核算模式下的子公司由于自身利益关系,它要想方想法完成上级公司的考核任务,在其经营决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利用政策和法规界定不清的地方,如工商登记、税收政策、海关政策等,企业就需要对这样的决策行为进行控制,要求制定防范预案,否则必然会给企业无法估量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