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防范(3)
2016-09-07 01:00
导读:(一)选择外包的。企业必须明确人力资源治理职能中,哪些可以外包,哪些是不适于外包而必须限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这就涉及到对外包的定位题目:人力资
(一)选择外包的。企业必须明确人力资源治理职能中,哪些可以外包,哪些是不适于外包而必须限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这就涉及到对外包的定位题目:人力资源外包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职员从日常琐碎工作中解放出来,开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战略性的工作。试图把人力资源的所有职能,特别是战略性职能全部外包是不现实的,估且不谈本钱题目,这样一是会增加重要经营信息泄露的风险,二是会使人力资源部分陷进无事可做的窘境。理性的做法应当是将事务性的工作,如工资发放、档案治理等外包出往,使人力资源治理职员的精力更多地投进到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职能,如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等工作中,既规避了风险,又无形中提升了人力资源部分的地位,减少了人力资源治理职员在外包过程中的危机感。
另外,外包内容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企业自身在规模、性质、文化、制度等方面确实没有对一些职能进行外包的可能和必要,切忌迷信或者跟风,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宜、最有效果的内容进行外包。
(二)做好外包之前的预备。在进行外包之前,特别是在将如薪酬考核方案、人力资源制度设计等要求人力资源治理变革的项目外包之前,企业应当做好几方面的预备:首先,应当做好对员工的宣传工作,营造变革的气氛,保证服务实施的效果;其次,要在内部治理流程方面进行优化,为外包服务的实施搭建顺畅的通道。这就要求企业高层治理职员在进行外包的决策之后,做好内部的作业,完善内部治理,转变职员思想观念,从领导者的层面保障服务的顺利实施。
(三)选择外包服务商。对服务商的选择,除了价格外,应当从公司实力、客户群体、专业背景、客户口碑等方面综合了解,针对所要进行外包的内容,选择专业可靠的服务商。特别是客户口碑,作为在传统的信息渠道的补充非常有帮助:通过曾与服务商合作过的客户的反映,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该服务商的水平资质。企业的项目负责人(通常是人力资源部专人负责)必须在服务机构调研、选择时考虑周全,尽量选择实力雄厚、公司较长、有本行业企业服务的丰富经验、在合作的内容上具有专长、以及客户评价良好的服务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与服务商签订合同时,也要特别留意考虑来自服务商方面的风险题目,在外包项目预期效果、阶段考核、信息安全、损失赔偿等方面的条款应当明确具体。
(四)明确人力资源部分在外包过程中的职责和定位,保证过程的参与和监控。固然外包可以把人力资源部分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但是企业人力资源治理职员在外包过程中的参与和监控也决不可以忽视。不断的参与,可以保持和提升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治理能力,使人力资源治理者从与外部专业机构的交流中进步自身的业务水平,避免人力资源治理职能的边沿化,同时更好地行使其战略方面的职责,而且这种的机会也可以进步人力资源部分的员工满足度,减少职员流失。更重要的是,作为与外包服务机构接触最为密切、频繁的部分,人力资源部分要承担起对服务的监控和评估职能。要建立起服务商的评估机制,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审、反馈和沟通;同时,由于大多数信息资料都是由人力资源部分表露给服务商的,因此,在信息安全的保障方面,人力资源部分应当与相关部分进行协作,建立起文件治理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避免机密信息的外泄。
总之,人力资源外包本质上固然是把繁琐复杂的工作交给服务机构处理,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企业治理者及人力资源部分的负担,但是要保证服务的效果并且规避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计划、预备工作,要求企业治理者、人力资源部分及全体员工在外包的前、中、后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当然,随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规范程度的进步和企业对外包服务的理解熟悉的不断加深,文中提到的一些风险将会随之减弱,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会逐渐加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积极效用将会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