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企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2016-11-13 01:0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谈谈企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关键词: 资产减值 内
关键词: 资产减值 内部控制制度 资产损失治理
财务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资产价值的信息,向现实和潜伏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进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因此,当的账面本钱高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利益时,就应该记录一笔资产减值损失。2001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减值预备由四项扩大到八项,《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则将资产减值的概念扩展到包括商誉等企业所有资产。
资产减值预备制度的推行,对于挤干会计报表水份,防止企业虚增资产和收益,进步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资产减值引进了可收回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等概念,降低了会计制度的可操纵性。有的企业在计提减值预备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利用减值预备调节企业利润的违法行为。正确处理资产减值事项,需要企业完善计提减值预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实预计潜伏损失和公道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预备。同时,企业应加强资产减值的治理,对减值预备形成的不良资产应当建立专项治理制度,对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按特定程序进行财务核销,并建立资产治理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决策,防范和减少资产减值的发生。
一、完善企业资产减值预备计提内部控制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提供公道保证。美国 COSO委员会在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将内部控制的要素规定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信息沟通和监视五大要素。其中,控制环境、信息沟通和监视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着全局和重要的,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针对某一具体业务的内部控制,则应将重点放在风险评估和建立控制程序上,包括建立交易授权机制、不兼容职责划分、凭证和记录控制、独立稽核制度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建立资产减值预备计提的分级授权机制
交易权授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交易是治理职员在其授权范围内授权才产生的。授权有一般权和特别授权之分,前者指授权处理一般性的交易,后者指授权处理非常规***易事件。分级授权治理的思想是上级将一般***易处理权力授于下级行使,而保存关键事项决定权,分级治理既可保证上级对事项交易的控制权,同时又避免陷进琐碎事情中。企业计提资产减值预备,应当从数目和重要性两方面,赋与公司经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相应权力。具体来说,对于常规性计提减值预备并且数额占资产比重不大,对利润影响不大的情况,应由公司经理授权批准;对于特殊事项计提减值预备或所计提减值预备占资产比重较大、对利润有较大影响的情况,应由公司董事会批准;而假如计提的减值预备对公司利润和未来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和长远影响时,则应由股东大会决议批准。
2、对减值预备的授权、测算、审批和稽核等不相容职责进行严格划分。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假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计提相应减值预备。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往处置用度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而公允价值、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等涉及到很多职业判定的,这些判定过程,不仅需要会计知识,还需要、评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假如仅由某人或某部分进行这种判定,很轻易产生差错甚至舞弊且不易被察觉,因此,严格划分减值预备的不兼容职务十分重要。一是对减值预备的测算进行适当分工,由业务部分提供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相应数据,由技术部分对资产的经济寿命、技术寿命作出估计,由销售部分对资产出售价格作出判定,由财务部分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估算。二是对减值预备的测算、稽核、审批做到职责分离。测算出来的减值预备,需要经过独立的专业人士进行核查确认,最后由具有相应审批权限的治理部分批准才能作为计提减值预备的依据。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建立减值预备独立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
独立稽核是指验证由另一个人或部分执行的工作和验证所记录金额估价的正确性。资产减值预备的计提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某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减值预备计提的不公允性。因此,需要由独立稽核职员对减值预备是否经过适当审批、的正确性等进行核查。同时,公司内部审计部分对减值预备的计提应当进行专项审计,出具专题报告。内部审计部分对减值预备的进行审计,应当重点关注:(1)资产减值预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2)资产减值预备计算的正确性;(3)前期计提资产减值预备数与实际发生数;(4)资产减值预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5)资产减值预备表露的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