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项目财务分析探讨
2016-12-06 01:02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信息化项目财务分析探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信息已经成为企
摘要: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进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根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特点,在项目效益和用度的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评价信息化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信息化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项目财务分析;效益识别;用度识别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战略,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其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原国家经贸委曾联合***、科技部共同发起了“企业信息化工程”。但是,具体到企业,仍有不少企业的治理层对信息化的熟悉存在误区或意识淡漠。
企业治理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信息化项目的投资额往往与企业的规模有关,因此对任何企业而言,都将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企业的投资是为了获利,信息化项目也是如此。在进行信息化投资项目决策时,企业治理层显然不满足于诸如进步企业的效率、降低库存、减少延期交货、降低本钱等定性的回答,而根据其他已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发布的诸如库存降低30%、加班时间减少50%、采购本钱降低5%等单个指标的定量值,也不能让企业治理层对信息化项目的效益有个整体熟悉。
因此,在说服治理层进行信息化项目投资,让治理层看到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增强对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对信息化项目进行整体财务效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反过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通过信息化项目的财务分析来决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范围和额度。
一般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需要测算出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流进和现金流出,根据净现金流量序列来计算各种财务指标,以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但在信息化项目中,由于其产生的效益并不直接或并不主要是体现为销售收进的增加,而更多的是体现本钱用度的节约,因此信息化项目现金流量的计算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通处理,把因项目而节约的本钱用度作为项目效益(现金流进),因项目投资而产生的用度作为项目用度。为同一口径,因项目实施而增加的销售收进须进行相应的折算。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项目效益识别
在进行信息化项目的效益识别时,应遵循谨慎性和有无原则。
谨慎性是要求对效益数据估计时不要过于乐观,调查职员应与财务等部分的职员密切配合,根据业务流程和用度种别进行深进分析,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
有无原则是要求只能考虑由于信息化项目实施而产生的效益,非因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效益应剔除。如企业拟在未有产品销售的地区设立销售机构所带来的销售收进增加就不能简单地计算在内。五项目数据是指不实施信息化项目时,在现状数据基础上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猜测出的数据序列。有项目数据是指实施信息化项目后的数据序列。有项目效益数据和五项目效益数据的差额,才能作为信息化项目带来的效益。由于进行有无项目数据序列的猜测较为困难,在企业生产销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现状数据作为无项目数据来简化处理。
信息化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销售收进增加带来的效益。停工待料现象减少、减少延期交货、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设计水平进步、扩大客户群、采用电子商务等原因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进。除非此类效益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和数据,否则在进行效益识别时出于谨慎性要求可不考虑在内。
增长的销售收进不能直接作为信息化项目效益,可以将增长的销售收进按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折算后作为信息化项目的效益。
2.减少资金占用带来的效益。
(1)降低库存。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通过各种计划即时了解对原材料的需求和产品的交付时间,即时安排采购和交付,从而大大降低库存。
(2)加速应收帐款的回收。对于应收帐款发生频繁数目很大的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到企业的应收帐款的余额、到期时间、责任人等信息,从而即时安排和督促催收。笔者在国内某药品生产企业调研时了解到,该厂在实施了财务模块后,其应收帐款从2004年的几千笔骤降至2005年的数百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