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正当性的视角(2)

2016-12-08 01:00
导读:1.“股东至上”。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由来已久,并且有广泛的实践,以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股东服务,换言之,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使利润最大化

  1.“股东至上”。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由来已久,并且有广泛的实践,以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股东服务,换言之,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使利润最大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投资者都积极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在这一时期,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投资者想尽办法赚取利润,不仅不会顾及除股东外的利益相关者,而且还会损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压榨和剥削工人、延长工人劳动时间、不采取措施保护工人的生产安全,生产质量低下或分歧格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中伤竞争对手,与供给商签订不公平的协议,随意排污等等。更有甚者,为了利润,一些企业违法犯罪。
  经过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后,企业的各种不道德题目有所改善。但是,“股东至上”仍为很多企业信仰的社会责任观,并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早就指出,企业唯一的任务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经营中追逐利润最大化。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是坚定支持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的现代经济学家,他曾经明确指出:“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存在一天它就如此(Friedman,1962)。”这里,弗里德曼实际上是拒尽承认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即使有社会责任的话,也只有经济责任,即增加利润。
  由此可见,“股东至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实际上是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以为企业只需符合股东追逐利润的期看,得到一级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就具备了足够的正当性。
  2.“一切为了企业”。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股东与雇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的雇员由于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矛盾。当企业规模扩大后,股东难以实施完全的监视,从而使得雇员带来的代理题目损害股东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雇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采取激烈的产业行动,如罢工等。因此,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有了激励雇员的动机。激励的主要手段是让雇员享有其应有的基本权利,例如让雇员享有自由签约的权利、获得公平报酬的权利、健康和安全工作的权利、公民权受到尊重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例如,近年珠三角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雇员对企业的不认可造成的,例如在企业利润增加的情况下雇员的工资长期维持不变、雇员工作环境恶劣、健康得不到保障等。“民工荒”的出现,使得一些企业不敢接新订单,这就影响到股东的利润增加。现在,珠三角一些企业试图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工作环境的手段留住现有的员工和吸引新员工,就是意识到应让雇员分享到企业发展的果实。
  因此,相对于“股东至上”,“一切为了企业”的社会责
任观是一种改进,它意识到企业必须要同时为股东和雇员的利益着想,让雇员对企业有一种回属感、形成凝聚力,这样才能使企业得以发展。由此而言,“一切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观是要同时获得一级和二级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增强正当性,以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前述两种社会责任观都只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而完全忽略了外部利益相关者。而“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的社会责任观已经意识到企业的行为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影响。持这种社会责任观的企业主要的出发点是从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出发,但在为企业自身利益服务的同时,不自觉地增加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它以为企业在为内部利益相关者追逐利益的同时,供给商的利润也会增加、顾客获得优质的消费品、政府税收增加等。所谓“看不见的手”所描述的个体的逐利行为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的福利,就是这种社会责任观的思想来源。
  由此可见,与“一切为了企业”相比,“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的社会责任观固然仍主要是为了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但已经不自觉地考虑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一级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除了得到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一级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从而,正当性程度得到增强,即使增强的程度不大。
上一篇: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