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技术创新的校企联合研究(3)

2017-02-07 01:11
导读:(3)企校双方人才交流培养。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其理论知识和理论水平都是最丰富,最系统化的,而企业作为生产和技术应用的第一线,经

  (3)企校双方人才交流培养。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其理论知识和理论水平都是最丰富,最系统化的,而企业作为生产和技术应用的第一线,经常会存在这样的题目,就是固然经验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不高,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武钢在今年9月就从各条战线上选派出优秀的生产治理与专业技术职员到武汉科技大学参加《武汉钢铁团体优秀生产治理与专业技术职员培训班学习》,这样既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又让学员把握好生产治理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往,对武钢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首钢直接向英国伯明翰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学院派出十几名研究职员作为期8个月的访问学习,直接参与他们的课题,深进了解国外高校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
  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相互结合所走的创新道路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高等学校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又是高级人才的聚集地,企业只有不断的和学校开展科技合作,通过不断整合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进一步催化技术职员和研究职员的潜力,源源不断的产生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促进企业提升整体实力,从而走上一条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循环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袁康敏,刘光明.校企合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2.
  [2]@刘霁堂,陈丽莉.高校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治理研究,2007,6.
  [3]@马廷奇,杨元妍.以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4]@宋伟.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探索,2007,6.
上一篇:人才教育培训的“五忌”和“五强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