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治理能力概念框架研究(3)
2017-04-30 01:01
导读:企业安全治理能力概念的外延 安全治理能力作为一种企业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各不相同。关注静态属性的,把留意力放在安全系统现状评价上,各个
企业安全治理能力概念的外延
安全治理能力作为一种企业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各不相同。关注静态属性的,把留意力放在安全系统现状评价上,各个能力要素的设置上力求尽量要全面反映安全治理现状;关注动态属性的研究,把留意力放在安全系统效能的改善上。事实上,对企业安全治理能力的熟悉,不能仅仅关注于安全系统现状评价,也不能仅仅关注于安全系统的动态改善,而应当将两者相结合。合作发展组织(OECD)以为,应同时采用行为指标(activities indicators)与结果指标(outcome indicators)来衡量安全系统治理效能,行为指标可以识别组织是否采取了降低风险的行动,而结果指标则识别组织采取的行动的后果。
本文以为,应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安全治理能力。一是安全系统构成因素的知识与技能的含量,即员工、设备、物料、制度、环境这五个构成因素的知识与技能情况;二是安全系统效能改善情况,即安全系统构成因素应当具有动态改善能力。前者关注治理结果,后者关注治理行为。从这两个角度可以构造出安全治理能力的内容。本文以为,企业安全治理能力的内容包括:增加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优化设备安全性能的能力、进步物料安全水平的能力、改善安全制度的能力、监测环境安全状况的能力。企业进步安全治理能力应综合考察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实现安全系统效能的综合性能的改善。
企业安全治理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对进步企业安全治理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证分析,但一般采用安全检查表的形式进行安全治理现状评价,不能反映企业安全治理的发展潜力,而利用本文构造的安全治理能力的框架,可以弥补这样的差距。
进步安全治理能力对企业安全治理的体现在:首先,作为对安全系统进行治理的一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通过进步安全治理能力,可以使企业明确安全治理政策的关注要点,为企业制定公道的安全战略提供决策鉴戒;其次,通过进步安全治理能力,可以使企业进步对安全资源投进效率,实现企业以最小的安全资源投进,获得最大的安全绩效,进步企业安全资源投进的优化配置水平;最后,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治理新体系与新制度,这些新的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制度,与原有治理体系与制度存在着一些功能重合与冲突。通过进步企业安全治理能力,可以新的安全治理新体系与新制度整合到企业安全治理能力的框架内,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进步企业安全治理水平。
结论
安全治理能力决定了企业安全治理水平。针对安全治理能力概念未清楚界定的理论研究缺憾,本文综合回纳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安全治理、企业能力及安全治理效能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安全治理能力的概念与内容,并对安全治理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安全治理能力可以综合反映出企业安全治理现状和发展潜力,是企业进步安全治理水平的关键。但本文对安全治理能力的增长路径并没有进行研究,这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深进探讨。
:
1.隋鹏程,陈宝智,随旭.安全原理[M].
化学出版社,2005
2.陈宝智.安全治理[M].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DSA (Danish Standards Associa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EB/OL]. DSA,Denmark,2003
4.崔政斌,邱成,徐德蜀.企业安全治理新编[M].化学产业出版社,2004
5.Harms-Ringdahl 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cident investigations,risk analysis,and safety management[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4
6.王锡秋,席酉民.企业能力缺陷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6)
7.克里斯蒂森.从企业技术基础分析—资源多样性与能力理论.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J]. Foss,N.J.,Knudsen,C. eds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化学产业出版社,2004
9.马继业,杜世海,张仲义.企业安全能力及其进化取向的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判定法研究[J].安全科学学报,200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