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团体融资治理策略
2017-08-04 05:08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团体融资治理策略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及时而充足的融资支持,对企业团体而言就更是如此。科学有效地融资治理对团体的发展极为重要。团体公司需要发挥团体整合上风,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为下属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为团体公司发展战略服务。本文首先阐述融资对企业团体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团体融资所面临的题目,最后据此提出一些加强企业团体融资治理的策略。
一、融资对企业团体发展十分重要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及时充足的融资支持,对大型团体公司而言就更是如此。融资驾驭控制得当,可以给团体的发展壮大增加动力,团体通过融资获得快速发展。例如某团体从10年前成立初以承接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及总承包为主的施工企业团体,施工利润有限,但通过科学有效的融资支持和治理,成为以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开发带动设计施工总承包,团体利润得到充分保障和进步,团体成功转型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的企业团体。2007年团体被市国资委第一批确认主业的企业团体之一,团体核心主业是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施工总承包及运营治理、基础设施投资经营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团体年综合营业额、净资产、资产总额均翻5倍以上。反之融资失控,必然影响团体信誉和健康稳定发展,会给团体、债权人、国有资产造成损失。可见融资对于企业团体的发展极为重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企业团体融资的因素很多,团体公司如何发挥团体整合上风不断拓展或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为实现团体公司发展战略服务?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企业团体融资所面临的主要题目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我国政府及其相关部分会出台一些财政金融政策,影响企业融资方式、融资规模及融资本钱。如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相关政策频出,全年五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从年初的6.39%增长到7.29%;十次进步存款预备金率,从年初的9%进步到14.5%,冻结银行信贷资金过万亿元。特别是10月份后,银监会用窗口对话的行政命令的手段,要求各银行的信贷规模不能超过年初的水平,上述这些政策给处于投资期的企业团体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而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从年初从紧货币政策,紧缩市场货币流通到年末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且从9月16日至年底央行连续5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又从7.47%降至5.31%。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改变了融资环境,使团体资金筹集及融资本钱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2、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限制了企业团体选择多种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防范融资风险的空间。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首先,体现在严重依靠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对一些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尤其明显。其次,在直接融资,即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失衡,企业往往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召募所需资金,而较少利用债券方式。固然政府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已经呈现出逐步完善的趋势,债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债券市场治理体制还有待理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活动性也不强,限制了企业发债融资。
3、对融资风险熟悉还存在不足
企业团体的融资活动涉及的题目很多,贯串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且,伴随着近年来团体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和发展速度的进步,融资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团体作为一个财务主体,资本结构有负债存在,必然面临融资风险。具体可分为现金性风险和收益性风险,无论是哪种风险发生都会给企业团体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但目前有很多财务治理职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以为只要能够找到资金,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融资风险,对未来环境变动预期,考察资本结构是否公道及制变能力缺乏研究,而且这种观点在一些企业团体高层治理职员中也很普遍,一味扩大投资规模,对投资风险与融资风险彼此是否协调对称研究甚少。这种由于治理职员的财务风险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也是融资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