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社会资本构建(2)
2017-08-13 01:31
导读:2、与企业的制度形成互补,解决制度与效率的矛盾。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制度相辅相成。组织文化“差开化”论的学者以为,在大多数企业中,企业文化是
2、与企业的制度形成互补,解决制度与效率的矛盾。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制度相辅相成。组织文化“差开化”论的学者以为,在大多数企业中,企业文化是由很多亚文化组成的,行为的一致性只存在于组织的各亚群体之间。假如企业企图用企业文化来代替福利、薪资等公司治理制度,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亚文化甚至逆文化的强化。因此,企业制度是“刚”,企业文化是“柔”,两者结合,刚柔相济,缺一不可。如何理解制度与文化的关系,打个比方,企业的题目比作大小不同的鱼,制度比作网,网眼越小捕鱼越多,拖网的速度就越慢,即效率低;网眼越大,效率越高,所以在追求速度的今天,文化日显重要。
3、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土壤。麦肯锡公司对核心竞争力有如下定义:“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照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流程。”按照此定义,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来培育。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气力,有了它,企业员工就有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正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气力以及形成这种气力所需要的漫长时间,这种不需要文档传递,不用人为操纵、监视、检查,也难以被复制的特点。因此,好的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软件条件。
4、实现公司战略的柔性动因。没有文化的企业也可以存在,但它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成长。由于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主旋律,就无法引导企业不断发展。文化既不能解决企业现在赚钱与否的题目,也不能解决企业未来发展能否实现,与企业文化优劣有密切关系。文化未定定企业生存,但文化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企业能否基业常青。企业在战略上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理念上决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价值观上决定“追求什么,放弃什么”等理性决策时,文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的社会资本
在传统经济学理中,很少将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由于文化因素无论从本质,还是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非理性。随着社会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
社会学家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及其研究工作的不断深进就是一个最有力的实证。传统意识理念里,通常只把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等上风视作资本,这种思维方式是很不科学的。要知道,任何技术都源自于创新。企业的创新动力来源于企业群体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至于人才,其真正的价值决定于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人才效应的功能,也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企业的发展和持续与否决定于人才,而人才的集聚于稳定、人才效应的不断开启与挖掘取决于一个适度的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植根于企业的整个组织结构体系之内,融于企业意识理念和治理模式之中,是企业组成的主要因素,也是企业构成的资本之一。企业文化资本主要表现为形象性资本,如公司形象、公司品牌效应、员工着装、员工精神风采等;规范性资本,如公司治理制度、治理机制、行为规范等;气质性资本,如企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感、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信誉度等三方面资本形式。其中,表达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气质性资本是企业文化资本的核心。企业文化资本的形成既是货币形式投资的结果,也是思想意识重塑的结果。如通过各种
培训、教育和有关文体活动来建立文化思维秩序和规范、设计企业形象等,以形成组织的主导价值观;通过领导风格、领导的集中关注度等,以形成组织的日常观念。文化资本直接影响组织核心理念、凝聚力和有效战斗力的形成与发育,而且,还影响着组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组织结构正常运行以及组织结构效能的有效发挥。 从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意义角度看,企业卓越的文化价值必然造就诚信合作、有进取精神、有创新意识的员工;而且在同质化的文化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易本钱会减少,企业经营风险会相对降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有期可图。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氛围日益明显,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摒弃与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进,企业正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经济因素,还来自于伦理文化领域。经济的文化含量与文化的经济价值有机渗透、交叉融合,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和必然趋势,源于经济与文化的整合而形成的经济文化力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