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产权制度、委托代理与公司治理(5)
2017-08-13 06:37
导读:(4)东道国的环境和政治因素,可能给跨国代理带来潜伏的风险。比如,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达不到跨国公司的要求,更让企业感到不安的是,东道国政治不稳
(4)东道国的环境和政治因素,可能给跨国代理带来潜伏的风险。比如,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达不到跨国公司的要求,更让企业感到不安的是,东道国政治不稳定。这些潜伏的风险无法在双方签订契约合同时加以严格的限定。
在研究跨国公司代理风险时需要考虑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子公司在发达国家,第二种情况是子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假设东道国为发达国家。子公司经理职员利用职权有很多种获利的渠道,除了在经济上可以赚一笔外,还有机会跳槽到更大的公司往谋求发展。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东道国为发达国家的子公司时往往要难于控制,还可以解释假如惩罚的力度不够时,经营者也会选择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假设跨国公司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代理人会选择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于在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在子公司创业初期,子公司的经营者没有太多的机会利用职权从公司内部或者是在与别的关联公司交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往往经营者享受着所有者(母公司)提供的优厚条件,经营者不会做出放弃在手的收益而往冒险的选择。这时风险是最小的。
五、多层代理下的跨国公司与国有企业治理绩效比较分析
有些学者以为国外跨国公司治理绩效好是由于其代理链没有中国国有企业代理链长,实则不然。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代理链也包含了好几层,并不比我国国有企业少,甚至某些组织结构所体现的代理层级还要多。那么,为什么它的治理绩效优于国有企业?为便于获得直观的解释,不妨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与我国国有企业做一个比较分析,大致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别。
一是初始委托人不同。在华投资企业初始委托人是明确的,因而,它们的代理人也是明确的。在这种关系下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是明确的,这样可以降低内部人控制度,使代理人题目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中国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缺位,导致初始委托人是模糊的,因而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地能对资产负责的代理人。与此相应,其国外子公司的初始代理人也是模糊的,加上由地理位置和信息表露不及时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很轻易引发跨国代理题目。由于初始委托人及终极代理人不同,尽管都是选派,但前者是法人派,选派的都是职业经理人,而后者表现为官派,选派的都是非职业经理从事经理职业,因而,其绩效也是大不相同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是委托—代理链所体现的传导机制不同。按照一般的解释,委托—代理链越长,越不利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治理,效果越差。这种结论并不完全成立,事实上,治理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代理链是否体现了一种良好的传导机制。跨国公司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传达出这样一种机制,资本市场上的股东(初始委托人)对初始代理人的控制能够通过代理链层层传导过来,从而对终极代理人产生作用。也就是说,初始委托人通过代理链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终极的代理人。而国有企业的初始委托人就不明确,导致各链条上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都不明确。比如,第一级委托全民对中心政府的委托,不具有实际意义;第二层委托自然导致“政资不分”;第三层委托必然导致“政企不分”(石磊,1997)。加上中国的资本市场又不发达,其代理链很难产生出优质的传导机制,只能是越传越混乱。
三是代理链终极的治理方式不同。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治理结构比较健全,对子公司的治理是一种市场治理方式,是把国内治理方式延伸到国外,并做一定的调整。而中国国有企业的母公司治理结构大部分还不健全,甚至有的母公司还没有完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它对子公司的治理基本上还是行政式的治理方式。
六、简短的结论
事实上,只要企业进行跨国化经营,都无一例外地会碰到一个同样的课题,即由于产权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在国际范围内延伸而产生的全球化治理题目。解决这个题目的一般性思路是降低代理本钱、防范代理风险,重点是防范代理风险。具体到跨国公司治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建立全球化的监管体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这一题目越来越突出。随着各国治理机制的日益完善,来自经理职员的风险也逐渐转移到国际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经理职员携款逃往国外或往国外子公司转移利润化公为私,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经理职员更具备得天独厚的上风。因此,需要国际间出台一些制约性的规定。2003年联合国通过了两项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公约》,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签署了前一项公约。这两项公约的生效,使得全球形成了追捕外逃贪官的浪潮。尽管它们不只是针对企业高管的***行为,但的确是加强和完善了跨国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二是要形玉成球化的资本市场。跨国公司子公司往往不受本国资本市场的管制,其经营好坏很难通过本国资本市场反映出来,加大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母公司很难把握子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假如能够形玉成球性的资本市场,就能大大地改善这一状况。三是要加强国与国之间在信息表露方面的合作。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互相通报有关公司财务、审计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