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危机治理看企业制度持续革新的价值(3)

2017-08-13 06:39
导读:三环学习将突破思维过程中的局限性, 将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得的新知识进行创新和传播, 并根据这些知识对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进行变革。由于学习的深度

  三环学习将突破思维过程中的局限性, 将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得的新知识进行创新和传播, 并根据这些知识对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进行变革。由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更大, 将会碰到更大的阻力和困难。三环学习突破了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宗旨和企业目前的生产任务等因素对正确熟悉危机所形成的束缚。从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形成个人和团队, 甚至组织本身的非同质性。这种特质能不断改善企业的组织学习过程, 使整个过程避免陷进思维的误区, 克服沟通失衡的障碍, 避开组织记忆的陷阱, 从而能够较稳定地进行。也正由于如此, 企业能获得更加正确和及时的知识。在新的复杂环境中, 企业更需要在正确知识的指导下针对危机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做出更为及时和正确的判定, 也才有可能使企业根据现有的资源设计行动方案, 从而进步成功的可能性。企业危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只有在正确的学习模式的指导下, 组织才有可能成功地应对危机。这仅仅是第一步, 通过有效的知识治理才能保证企业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处理危机的相关知识, 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积累和创新。在知识治理的过程中, 也要以三环学习模式为指导, 这样才能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企业危机治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得到落实。
  2.知识治理结构
  依据奎塔斯理论,知识治理是一个治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有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现有知识资产,探索开发新的机会。
  知识的共享不仅要实现组织内部成员,还要保证足够的外部渠道,如此才能保证知识的过阔来源不受内部成员的心智、环境定势局限,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与外部知识有进出渠道相连,可以通过出口设置屏障保证企业内部机密。
  知识的检索既要逻辑清楚,调理分明;又不能消耗过多的目录检索时间。可以创建一个开源的内部数据库,保证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
  随着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企业危机的形式也千差万别。在危机处理中,碰到情景也都非同平常,甚至极不稳定。在高度动荡的情况下企业内的全员持续学习不仅能够及时正确地提供公道的危机预案,还能使企业重视经营状况,及早发现隐患,从而对现行企业经营治理制度进行改进和进步。也就是要依托学习能力将危机不再当作是企业经营破坏性因素,反而当作企业有效经营的促进因素。
  
  四、结束语
  危机
  随着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多元而突发,企业若不能适时调整自身节奏,在危机中学习战胜危机,组织若不能保证企业在危机中持续革新经营制度,则势必无法应对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纵观世界着名企业,无不具备多次面临危机并成功战胜的历史,雀巢拥有自己丰厚的危机治理数据库,几百年的危机案例成为企业宝贵的智力源泉。而作为国内新兴崛起的企业若没有危机加强制度的意识,如何能够打造华夏的世界企业。本文则是从组织之本制度对危机治理的正负反馈进手从总体上分析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希看借助于组织学习,特别是三环组织学习模式使两者循环上升模式成为可能。当然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没有具体分析组织学习如何作用于制度革新的各个方面和如何以危机为题材提取知识,这将是未来具体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王 苏:《破产法》与企业危机治理.经营与治理.1989(4).004.
  [2]奚 慧:基于品牌接触点的危机治理研究.现代治理.2008(1).228-230.
  [3]王前锋 于 蕾: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危机治理研究.企业治理.2005(5).184-187.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4]王智宁 吴应宇 叶新凤:基于系统模对企业危机治理的反思与修正.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4). 58-63.
  [5]任继如:品牌危机治理.经营治理.2008(13).153-154
  [6]吴子敬:品牌危机治理:态度决定一切.中国品牌.2007(3).17-22.
  [7]余中星 夏洪胜:品牌战略发展中的危机治理题目.2008(5).84-85.
上一篇:跨国并购及我国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