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2)
2017-08-15 01:48
导读:二、 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之迫切任务 1.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知识产权治理。树立“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子”的观点,进步知识
二、 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之迫切任务
1.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知识产权治理。树立“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子”的观点,进步知识产权意识,关键是企业领导。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激励创新和人才辈出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坚持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
2.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不断进步创新能力和水平。科技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因地制宜,更多的情况下主要是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企业必须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机制。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应逐步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系统。
3. 努力推动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规模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知识产权)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是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中小企业应努力寻求实现本企业成果商品化、规模化的道路。规范本企业成果许可转让,同时吸收和引进他人知识产权成果。
4.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当将知识产权纳进到企业的战略治理中,针对本企业的产品定位、生产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形式、市场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增强企业的实力,获得和保持竞争上风。科学规范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治理重造企业技术创新流程。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5. 建章立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要做好各种知识产权治理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治理,建立知识产权治理档案,明确专人负责知识产权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办理各种知识产权维持手续,防止权利丧失。要积极应对企业有关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纠纷或争端,留意搜集保存有关知识产权研发过程、投进、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和基础数据,以备作为主张权利或应诉时的证据材料。在本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及时主张有关权利。在夸大保护好本企业知识产权的同时,应把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三、 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之对策
1. 宏观指导层面上,加强领导,加大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引导和指导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人才
培训与教育的投进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步知识产权职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治理队伍。区别情况、分类提供指导服务。一是激励知识产权创造。二是加强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三是扶持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各区域的“十一五”发展规划,采取不同的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式。点面结合、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在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抓好一批“知识产权上风民营企业”,选择重点行业的骨干民营企业进行试点示范,以此辐射带动行业内的企业。通过树立典型、示范推广,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协作分工,加强知识产权执法。
2. 中观措施层面,加快制定扶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政策措施。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气力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协助。强化政府角色,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为企业搭好知识产权政策的平台。好的政策是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就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来看,需要明确有力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加快制定《江苏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实施办法》,认真贯彻《关于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江苏省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推荐实施办法》。加强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用好现有的支持政策,落实必要的治理规定和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