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2)
2017-08-18 01:59
导读:任何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思想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社会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别也在于价值观不同。社会主义以为人的价值即是
任何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思想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社会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别也在于价值观不同。社会主义以为人的价值即是人对社会的
贡献。资本主义则以为人的价值即是人自身的满足,人在社会中的占有。这种占有是在
各个层面上的:地位、权力、最重要的则是财富。
资本主义通过个人利益极大化的奋斗,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文明的进步。
建筑在这一价值观上的制度己获得成功。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呢?这种根本态度的差别
导致了我们目的上的差别。既然做事情目的不同,差异也很根本了。公有还是私有?这
是国企改革最大的本质上的焦点。
这一点等给本文后面所论及的人的本质。
3.上兵伐谋
库兹涅兹说:“一个国家的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
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
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对国有的改革也就是这样一种“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
孙子曰:“上兵伐谋。”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制度的
竞争。如何生产人才、吸引人才、激发人才、优化配置人才。这一切由制度来实现。
以长远的观点看,国企体制改革实是一种“上兵伐谋”。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解
决亏损,使国企生存,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优越的企业制度。未来的企业,具有制度上
领先世界的企业。也就是尽对不照搬,这样只能落后。上兵伐谋,谋在创新。
中华民族的强大来源于经济的强大。技术上我们落后于西方,只有在制度上领先,
才能后来居上。
以上的论述表明:国企改革终纵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要求尽量能实现“上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兵伐谋”。
“知己”完成,“知彼”开始。
三、熟悉
对事物的熟悉直接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观点和行动。我们
在讨论题目时,最大的分歧多数是由对该题目对象解释和理解造成的。对待国有企业改
革的题目,我们必须先问一下:国有企业是什么?由于,正确的决策,高明的决策取决
于熟悉的深度,熟悉越深,决策越高。
1.
国有企业是什么?所谓国有企业,是国有的企业。似乎是空话,不过就是这样。进
一步深进的提问:企业是什么?对于这个题目,可以写一篇论文了。它的基本特征有
二:一是资本和人的集合。二是其目的:追求资本增殖,即利润最大化。尽管很多企业
家并非这样以为,但企业就是企业。松下幸之助以产业救国为目的兴办企业。然而,一
旦是企业,其目的就是利润,产业救国只是结果而非目的。
可持续也是另一种企业目的,但其核心是“可持续的”谋求最大利润。“可持
续的”掠夺资源。由于人有发展性。增殖自身是人最大的本性。从一颗受精卵开
始,人便开始用物质增殖自身。从此,资本便有了增值自身的本性。由于人和资本己成
为一体。资本家就是占有资本的人。没有资本,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增殖就是资本
的增殖。当受精卵变成一个成人之后,其占有物质的本性在生物部分的任务己完成,开
始向外界表露。
尽管我们可以看到人在有不同思想之后,有了不同追求。固然为数很少,但企业也
有了不同的追求,操纵它的是可操纵企业的人。但是,和人类社会不同的是:企业所生
存的环境更为残酷。一个无为的老子可以生存,一个追求自然之道的庄子也可以生存,
并且生活质量超过一切世俗之人。但是,企业假如无为,在市场中必死无疑。所谓人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江湖,身不由己。企业在市场,更加如此。
这一番熟悉讨论的核心证实了:企业是追求增值自身的资本和人的集合。由于人的
本性不会轻易改变,由于世界市场正在形成之中,并且尚未看到能代替之的
世界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