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私营企业的治理误区

2017-08-19 04:23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浅析私营企业的治理误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气力的代表正在快速崛起,私营企业的治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私营企业治理的角度出发,扼要讨论了目前私营企业轻易走进的五大误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私营经济;私营企业;家族式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产生了一种有别于公有制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其明确地称为“私营经济”。据国家工商行政治理总局的统计资料,截止到2001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主(即私营投资者)为425.5万人,他们拥有注册资本总额15495亿元,雇佣员工2118.7万人,经营着188.3万家各类企业。近几年来,我国迅猛发展的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我们也看到,市场经济如大浪淘沙,私营企业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已成功的私营企业,由于决策失误或治理不善,纷纷从高峰跌进低谷,如三株、秦池、爱多、巨人、亚细亚等;有的私营企业甚至还没有尝到成功的滋味,就已经陷进了困境。当然,影响私营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私营企业治理的角度,对影响其成败的因素进行讨论,以期对目前私营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第一大误区:家长式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又很多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回一个或一些投资者所有。而家族式企业又由于具有合作、决策的上风而更为普遍。很多私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治理,即企业由一位强有力的人物作为统帅,以家长的身份带领几名亲信,实行高度集权化的治理。这种治理模式在私营企业建立初期,的确有它的优越性。家族长的强权治理使决策的效率进步,可以在多变的市场中有效地把握机遇,以高效快捷的特点降低了经营风险,在企业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企业效益快速的增长。可以说在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家长式治理是一种较为有效和实用的治理模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然而,随着规模近一步扩大,很多私营企业逐渐走进了家长式治理的误区。最明显的是集权化倾向严重。企业家的才能是与一定的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特点相对应的,私营企业的创业者们,往往受其自身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经营观念、时间精力等条件的限制,在治理一些规模小、专业化程度较低、决策所需信息量未几的小企业时还能得心应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专业化程度较高、决策所需信息量增大时,其能力就难以适应企业的治理决策的要求。又由于集权化倾向严重,使得企业的发展总是随着“家长”的思路,从而受到很大的局限性。这就使企业往往由于决策失误而给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二大误区:家族式治理的误区
  
  很多私营企业也留意到了家长式治理的弊病。为了能及时处理大量的市场信息,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进步企业成功经营的几率,一些开明的私企“家长”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改善他们对企业的治理方式,其中一点就是聘用有能力的人才对企业进行治理。
  很多私营企业决定聘用“人才”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这的确是个进步。企业的创立可谓来之不易,在目前对私有产权保护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既聘用了有能力的治理人才,又不使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旁落,往往是私营企业最先考虑的。可以说怎样牢牢把握企业的控制权是企业的“家长”们思想中的“重中之重”。这种顾虑使得企业的“家长”们很自然地想到了首先从家族内部寻找“人才”。假如家族内部的人选能够胜任工作,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家族成员能力有限,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亲情战胜了理智,于是出现了老子当经理,儿子当采购,姑爷搞倾销,儿媳当会计,女儿任保管…等现象。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例数不胜数,郑州亚细亚团体经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此。亚细亚商场于1989年5月开业,之后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实现销售额9000万元,1990年更是达到了1.8亿元,实现利税1315万元,一年就跨进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从1993年起,郑州亚细亚团体以参股的形式投资10亿多元,先后在河南省内建立了四家亚细亚连锁店,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参股公司,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仟村百货”。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亚细亚商场给予了高度评价。规模的扩大,使亚细亚团体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于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治理者们开始任人唯亲:亚细亚某领导的一位表弟,原郑州市郊的农民,被任命为北京一大型商场总经理;某领导的两个妻弟,山东农民,也被委以重任;就连他家的小保姆也被任命为亚细亚团体配送中心的财务总监…如此之多的非专业职员担任团体要职,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后果。1998年8月15日,郑州亚细亚商场***停业关门,亚细亚也在人们的瞩目中倒闭了。固然亚细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任人唯亲用人不当不能不说是其主要败因之一。
上一篇: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组织结构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