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古代信用观与当代企业治理之鉴戒

2017-08-23 02:13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中国古代信用观与当代企业治理之鉴戒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作者对比了儒家
摘要:作者对比了儒家思想中孔子以“道德”为核心的对称信用结构、孟子以仁义为“核心”的对称信用结构、法家韩非子以“刑德”为核心的非对称信用结构。在此基础上,作者透过当代***的现象,分析了其中信用结构失衡的本质,并鉴戒古代信用思想,提出重建当代企业信用结构的对策和建议。在我国主义市场的转型时期,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信用都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所谓的“三角债”、银行的巨额坏帐题目、法院判决执行难题目、假冒伪劣泛滥成灾题目等社会痼疾,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一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信用”题目。

一、儒家、法家思想中的信用结构

1.孔子以“道德”为核心的对称信用结构。孔子及其***以为,大到治国,小到处事,都要讲究信用。从治国来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从为徒来说,“***人则孝,出则梯,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从为友来说,要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并以此时时警醒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取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无信乎?传无习乎?”。因此,信用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的关键所在,孔子譬之于“”和“”

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以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作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好,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而且是很重要的关键。有如大车的横杆,小车的挂钩,假如没有了它们,车子是尽对走不动的。”社会这部“车子”缺少了“信用”这一关键的支撑是寸步难行的。为此,孔子为他所推崇的礼治社会设计了以“道德”为核心的对称性信用结构。下面,就让我们从孔子及其***的典籍、言行中来寻绎这一结构的脉络。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孔子的信用结构分为人伦和政事两极。从人伦信用来看,孔子夸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为君要仁,为臣要忠,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人要恕。而“恕”,则是人伦信用的根本。所谓“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果能如此,其理想境界则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信用社会。

从政事信用来看,孔子夸大思想要对头,观念要正确,文化要健康,造就一个“名正”、“言顺”、“事成”、“礼乐兴”、“刑罚中”、“民可措手足”的信用社会。这种信用社会的关键就是要“正名”。所以,建立一个信用社会,其关键在于“名正言顺”。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正确的观念应该是“依法致富”。假如不能树立这个正确的观念,单纯地讲“致富”,不择手段,不讲本钱,不计后果,其表现就是:官员为了致富而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徇私枉法;企业为了致富而偷税漏税、假冒伪劣、欠帐赖帐;地方为了致富而污染环境、掠夺性开采资源、甚至于充当制假贩私的保护伞;个人为了致富而贩毒走私、抢劫卖***、伤天害理。其结果是地方与国家争利、企业与社会争利、政府与企业争利、个人与社会争利此等不顾仁义道德,上下“交征利”的社会乱象。此时,欲求助于“反贪法”、“质量法”、“税收法”、“环保法”。……再多,实效又有多大?事实证实,一个缺少道德支撑的法律,往往效用有限,甚至沦为一纸空文。

孔子的信用结构具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它以道德为支撑点,孔子反复夸大“道之以德”,“为政以德”,为人处事也要“立德”、“据于德”,离开了道德的支撑,孔子所构想的信用社会将不复存在。值得留意的是,孔子的信用结构中,并没有突出“法”的作用。实在,在孔子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希奇,一个道德完美的社会,信用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道道德的防线,而根本用不着等人犯了罪以后,再来设置法律的第二道防线;相反,一个法律健全但道德残缺的社会,信用来自于法律的外来强制,由于缺少了第一道防线,等人犯了罪以后再靠强制性法律予以惩罚,往往收效甚微。由于在这样的社会中,信用要靠大批的军队、法官、律师、***、监狱等高昂的本钱来维持;同时,以法律为准绳,在“罪”与“非罪”之间还存在着***的法律空缺地带,大批对社会信用构成威胁的人得以隐匿其间。这也正是我们目前对贪官、假冒、污染等严重社会信用的违法现象“严厉打击”而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优化我国企业年金资产配置方法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