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2014-08-27 01:06
导读:物理论文毕业论文,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毕业
毕业


 

 

 

近几年来全国有越来越多的课程改革实验区有初中毕业生升入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高中,而绝大多数高中目前还没有实质性地实施新课程改革,这些实验区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无论是集中编班,还是随机插班,都会与其他尚未开展课改实验地区的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都面临学习内容上的衔接问题。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这样两部分学生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怎样发挥课改实验区学生的优势并弥补他们的不足,使来源不同的学生都学好高中物理课程?本文就此问题谈谈1孔之见,以期与读者们交流。

1、必须了解新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和3维教学目标

课改实验区的学生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是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和相应的新教材,尽管各地使用的新教材版本不同,但都是依据统1的标准编写的,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是1致的,我们应对此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新1轮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被确定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化教育。根据这1定位,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以这些课程基本理念为基础,进1步提出的物理课程3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第6页)。这1目标,不仅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对学生掌握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及能量等物理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对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对学习兴趣、求知欲、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科学态度、合作与交流精神、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养,以及STS观念的渗透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3维课程目标全面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目的、性质和功能,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3维课程目标,不但对教好高1学生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高中阶段全面渗透课程改革的精神、更好地完成高中物理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近几年的高考改革可以看到,高考内容已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尤其是2006年的考试大纲在“命题指导思想”中明确增加了如下表述:“试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些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的核心。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评价等各个方面。所以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实施高中物理课程,就必须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明白“探究性学习”在物理新课程中的价值。《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1。”作为1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身边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包括了科学探索的基本活动形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它是区别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接受式学习的1种新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目标,我们知道科学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环境形成种更宽容、更积极的观点;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及教材均把科学探究单独设为主题,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即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走进科学,理解科学探究的涵义、1般过程、所用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物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均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和空间,这就不能不涉及相应的教学方法,而科学探究正是教师教物理和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创设1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规律、获得结论。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着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着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关于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教学

我们陕西省的中学大多实行初、高中两个学段,既使是完全中学,初、高中教师1般都采用“小循环”制度,这就使得高中教师对初中《课标》了解甚少。在新的形势下。除了了解上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外,弄清楚知识内容的增减及其要求的变化对衔接好初、高中知识也非常必要。笔者把《课标》与《大纲》(指《9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育部2000年颁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后,将《课标》增加的、删除的以及教学要求有所变化的内容等进行了初步归纳,见表1,意在为高1物理教学提供实用而具体的参考。

1 2下1页

上述变动的教学内容中有的属于定性的,有的属于定量的;有些知识在内容和要求上基本没有变化,但提法上却不1椎,例如关于“声”,《大纲》要求“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课标》的提法是“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这种提法更强调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物理意义也更明确。像这1类变化上表中并未11列出。在《课标》增加的内容中,总的来说定性的知识多1些,约占增加内容的80%,而在删除的内容中定量的知识多1些,约占删除内容60%。这些调整体现了精简“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新课程要求,从课改实验区毕业的学生其差异主要在这里。关于教学要求,<大纲>分为“知道”和“理解”两个层次,而《课标>分为“了解”、“认识”和“理解”3个层次,这里的“了解”与前者中的“知道”属同1层次要求,“认识”则是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的层次。在《课标>的“科学内容”中属于“认识”这1层次要求的共有9处,例如表1的教学要求变化1栏中,对“物体的惯性”的要求从“知道”提高到“理解”,对“力的作用效果、燃料的热值”等要求都从“知道”提高到“认识”;而对“2力平衡条件、物体浮沉的条件、比热容的概念”的要求,却从“理解”降低到“知道”,对“家庭电路”的要求,从“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中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知道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降低到“了解家庭电路”,等等。另外,《课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的教学要求,有“经历”、“反应”和“领悟”3个层次,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等,这与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是相对应的。

在实施新1轮高中物理教学时,首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要服务于学。尤其是对来自课改实验区的学生,应认识到他们1般具有更为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有更浓的探究世界的兴趣,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愿望和能力也更强,

我们要有意识地张扬他们的优势,使他们更有信心面对自己知识上暂时的欠缺与差距。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而且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充分体现由单纯的认知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3维教学目标。课堂上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生认知上的接触和碰撞,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对某1个问题的探究中相互交流、讨论,促进学生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必须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科技等现实问题为素材,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敢于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

教师只有对新课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对上述两种来源的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地搞好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才能使我们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迈上新的台阶,在教学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1页12

    上一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