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观众角色转型与节目元素创新――北京电视台首(2)

2013-08-11 01:12
导读: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激情;与此同时,也有散发着纯粹娱乐快意的各种演出,黄渤、陈楚生、曾轶可、李玉刚、维塔斯、金孝妍、红楼剧组诸演员等一批深
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激情;与此同时,也有散发着纯粹娱乐快意的各种演出,黄渤、陈楚生、曾轶可、李玉刚、维塔斯、金孝妍、红楼剧组诸演员等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外演艺明星,纷纷登台亮相,还有“网络达人”的特色表演,掀起一个个狂欢高潮,让人们轻松享受生活的愉悦。网络春晚,可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得益彰,雅俗共赏,尤其是一些富于特色的草根表演,令不少观众情有独钟。

  某种意义上说,特色草根节目之所以成为观众关注的一大焦点,成为网络春晚的“招牌菜”之一,与观众的“移情认同”心理有很大关联。因为,普通人与观众距离更近,观众从节目中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会自然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也会增强对节目的认同。这些特色草根们一出场,很容易被观众所辨识,且容易被记忆。观众们会对特色草根投入更多的情感,更热情地与其互动,特色草根的某些品质也特别容易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他们在心理认同的瞬间,甚至本能地由衷希望表演者得到他所欲求的一切。例如,民间女高音黑妮的一曲《歌剧2》可谓声震四方,而在她身上更加彰显出无数国产的“苏珊大妈”们那种勇于挑战的魅力,观众也自然希望黑妮可以圆梦。

  特色草根受人关注的另一原因,或许缘于其某种“不完美”或者说“缺陷之美”。长期以来,春晚人物都是按照某些标准精心策划筛选的,其身份、语态、动作都是极其“标准化”的,他们固然光彩耀眼、气质不凡,但是多年的完美偶像的毫无缺陷,既让观众“敬而远之”,也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诸如抡车男、暴走妈妈等特色草根也许是不完美的,但是却是一个个无可替代的“个性”象征。

  “网络互动春晚”将个性草根、网络达人作为吸引受众的“撒手锏”,其实质是,满足了受众在当下这样一个泛偶像时代,对于自然、本真审美心理的追求,也是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一种趋势。

  三、节目样式:从网络元素中寻找创作灵感

  传统电视春晚的舞台上,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一直是当仁不让的主演,这一模式延袭多年,节目样式也中规中矩。而在“网络互动春晚”中,星光熠熠的明星,率真自然的草根,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演,成为考验网络春晚制播者智慧的一个焦点,引人关注。

  我们看到,在七天的节目中,不少有创意的节目样式区别于传统的电视春晚,异彩纷呈。例如,COSPLAY是当前网络以及现实生活中非常受年轻人追捧的活动,“网络互动春晚”则让明星金巧巧、大张伟、后舍男生组合、白百合等扮演经典卡通人物形象,在熟悉的卡通歌曲中载歌载舞;又如,人们熟悉的《青花瓷》,以不同风格和版本出现,令观众印象深刻;《骗局揭秘》,则虚实相济,成为最受观众肯定的节目之一。

  “网络互动春晚”在节目样式上出奇制胜,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紧紧围绕网络特质做文章,通过吸取网络流行元素的方式来改进节目样式。比如,在明星版的COSPALY秀这个节目中,节目样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歌曲演唱,节目重心不是耳熟能详的卡通歌曲,而是让观众享受明星们COSPLAY的装扮和造型。除此之外,节目样式的改变,还多少借鉴了网络超链接的立体传播方式:一曲化学版《青花瓷》火爆网络,“网络互动春晚”便安排了多种不同版本的《青花瓷》,而且还配上周杰伦对《青花瓷》被改编想法的VCR,这样大大增强了节目内容的信息量,而不仅是在欣赏一首歌曲。

  《骗局揭秘》是另一个关注重心,“从观众反馈来看,通过真实案例改编、明星参演、《法治进行时》著名主持人徐滔现场点评的每场保留节目《骗局揭秘》最受欢迎”。[3]《骗局揭秘》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主要源于节目本身“真实+虚构”兼有的样态,不妨视之为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在网络上的品牌延伸和样式变形。它采用时下较为流行的真实再现方式,由明星们扮演一些骗局事件中的人物,用讲故事的手法,展现一个个具有教育和警示意义的案例。节目中,真实再现的扮演手法与网络亦真亦幻的特质比较好地契合在一起,传统电视品牌栏目的“刑侦+普法”特质,被巧妙地植入新型春晚中,通过网络的形式,在强化和扩大自身品牌效应的同时,又助推和延伸为“网络互动春晚”的卖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网络互动春晚”的出现,满足了广大网民们积极主动策划春晚、参与春晚、表演展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培育了受众“观看-认同-参与”的心理,对“网络春晚”产生期待,逐渐摆脱纯粹“受众”、“数字受众”和“反馈主体”角色的网民们,开始建立以“传播主体”意识,在享受参与节目的同时,也在娱人娱己。

  作为传统媒体的一次网络新实践,北京电视台推出“网络互动春晚”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相应明确的主题将整个节目有机串联起来,编排上也略显凌乱。七期节目每期都是相互独立和分散的,似乎缺少一根主线很好地将七期节目横向串联,象一桌流水席,而非一部春晚“连续剧”,前者固然丰富,后者却更有神韵;从节目编排上看,网络春晚大体延袭了传统春晚的模式,歌舞、小品、相声穿插进行,缺乏网络媒体超链接、多时空的特点。其次,草根的“表演展示”空间还可进一步拓展。“网络互动春晚”,顾名思义,网民们不仅可以参与策划,参与表演,

上一篇:网络时代广告创意的变革-新闻传播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