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疾病文化的建构——基于美国大众媒(3)
2013-09-07 01:05
导读: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并借鉴健康传播、媒介批评理论。以案例分析为基础,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结合,归纳与演绎结合。通过文本分析,从中发掘出疾病
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并借鉴健康传播、媒介批评理论。以案例分析为基础,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结合,归纳与演绎结合。通过文本分析,从中发掘出疾病文化及其特点,大众媒体在其中的作用等等。为了保证研究的公正,我也适当兼顾了其他时间段、其他国家地区、不同风格的报纸的报道,以照顾不同立场。
三、疾病文化及其特点
(一)疾病文化和社会各领域联系密切
疾病文化和社会各层面关系密切,在特丽案件中尤其明显。如图3.1和图3.2所示,2005年3月份和4月份的《华盛顿邮报》和《圣•彼得堡时报》报道的议题不一而足,其中政治和司法在报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图3.1:《华盛顿邮报》2005年3月至4月对特丽案报道所涉及的议题[4]) (图3.2:《圣•彼得堡时报》2005年3月至4月对特丽案报道所涉及的议题[5]) 1.政治力量插手疾病事件
特丽一案充分体现了美国两党之争,基督教保守势力在政治中的体现,以及各种压力集团之间的较量和博弈。
政治与宗教的联系是美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近年,原教旨主义或福音派新教徒的增加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基督教福音派是布什背后最大的社会力量,把布什视为上帝的使者(薛涌,2004:2)。而共和党也努力投其所好,尽力争取基督保守派的投票。《洛杉矶时报》曾在头版作了透彻地分析,认为保守派支持特丽活下去,是为了赢得基督教福音派的支持,安抚自己的主要支持阵营,以便在2008年总统竞选时获利(Peter Wallsten,2005)。
基督教保守派反对堕胎、安乐死,在布什第二个任期内的第一个季度里,保守派对政府无视他们的议题开始有所不满。对此,《华盛顿邮报》引用了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汤姆•迪莱对保守派人士说的话,认为特丽•夏沃的出现恰如其时:“上帝把特丽•夏沃带给我们,来帮助我们重塑在美国的知名度。”(Harold Meyerson , 2005)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司法对疾病文化的影响
美国作为一个司法社会,死亡权力很早就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新泽西州最高法院1976年审理卡伦•安•昆兰案件时,裁定病人的私权包括拒绝接受治疗的权利,如果病人无力说话,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可协助他行使该权利。
20世纪90年代浮现另外一个议题,即私权是否包括病入膏肓者在 医院 的协助下自杀的权利。特丽案件的出现,不断的上诉,不断的听证,州长和总统的出面干涉,美国最高法院拒绝接手此案高达五次之多,不仅再次把安乐死案件提到议程上来,更让人关注三权分立体系中的司法独立性问题。
3. 医疗和疾病的对立统一
疾病和医疗是一个矛盾体的两极,在疾病的议题上首当其冲的就要探讨其和医疗的关系,包括医疗判断以及医疗道德这两个重大问题。而当这种探讨离开医学的范畴,不是仅仅考虑治疗方案时,就进入到文化的范畴。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医疗道德议题,即医生应不应该对病人实施安乐死,这是否是医生的一种死刑专制。由于地位以及知识上的权威性,在救治无效实施安乐死的问题上,医生有权决定何种情况下实施,以及何时、以何种形式实施安乐死,但是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使人对其合理性产生质疑。
4.宗教对于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