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

2013-09-28 01:12
导读:新闻传播论文毕业论文,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摘要】随着的变迁和实践中认知的不断积淀,对现有的价值观作修正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的变迁和实践中认知的不断积淀,对现有的价值观作修正的必要性日益明显。首先,作为传统思想核心的、关于“客观性”的价值,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客观——主观性”的综合型价值观方向。其次,传统的价值系统中诸种较为公认的元素或指向,在泛传播的条件下,也都正由单调的偏倚而走向辩证的统合。 具体来说,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匿名性、受众的交互性、网络平权以及信息本身的泛化等诸多传播特征的出现,使得那种在文本生产及理念上强调一元化旨趣限定的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已经出现了富有自组织性的新发展,这包括:有关“异常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异常——寻常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影响——交响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及时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及时——全时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冲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冲突——冲击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显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显要——需要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人情味”的价值观正在向“人情——人群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等。 【关键词】价值系统;网络;综合型价值观 价值(news value)是一种度量,用来判断原事(news story)和文本(news text)的意义。由于价值的度量通常拥有多种取向,因此,不同的度量会构成一个指标体系,而这个体系被我们称之为价值系统(news values)。任何既有的价值系统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某种同一化的理念(mind),我们通常以“价值观”一词来指代这一抽象的思想倾向。 满足那些指标的或文本被视为是“的”,即是指它具有的属性;而不满足这些属性或满足不充分的,则会被视为不具备属性或属性不明确。鉴于对属性的判断是在富于主观化倾向的形容与描述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度量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主观认同的标准的预设;之所以在理论上承认这种主观预设仍具有论证意义,是因为建立这个价值体系的有关度量的不同指向,早已被一一证明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曼切尔(Mencher)认为,所谓的价值标准,就是决定事件或观念具备价值的因素;麦道格尔(MacDougall)指出,撇开政策考虑作为评判的因素不谈,报纸和其他传播媒介,不论有何差异,他们每天在对千百万事件作出选择时都有确定其潜在价值的大体一致的标准。从心意义上说,即使这些标准可能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已经受到年复一年的经验的考验,并且在一批数目不容忽视的编辑部内盛行。①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曼切尔不仅仅把价值看成是一种对有形对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后者还是一种观念上的差别信号;而麦道格尔的观点则能从语言和逻辑上提醒我们,尽管我们承认一切现有价值标准体系,但是鉴于它在理论上是一种流行——尽管这一流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积淀,被公认为具有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它仍然是可以改进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反复积淀,这种改进的必要性日益明显。而在当代,在Internet以超过以往任何媒介的孕育成长速度发展的十数年间,是否已经沉淀下某种智慧与旨趣,让我们能够把握到受众中出现的有关读什么、听什么或看什么的要求?这里,我们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抱着这样的理论兴趣,结合网络发展的机制,来探索网络时代对传统价值体系构成挑战,并演进出新的统合观念的。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合 客观性(objectivity)是传统观念的思想核心,也是价值系统的逻辑基础。今天,关于客观性的理念,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客观——主观性”(objectivity/subjectivity)的统合型理念方向发展。 对于来说,客观性是指一个文本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对应的程度。而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以下两个因素是我们在探究的客观性属性时所必须重视的:1.Internet环境对的概念的泛化,即从狭义的传统概念泛化为其他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日常生活和商务。这使得我们对于网络的客观性的评判工作变得比以往更具有未知性和挑战性。2.Intetnet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把关人的缺失感,反映在信息文本的表现上,则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效交融。正如我们在泛传播(pan-communication)的观念中所指出的那样——“媒介即人”——网络中的受众已不再单纯的是接受者,而演化为媒介的一部分。②因此,对于网络的某些文本形式(如组、论坛、网络调查等)作有关客观性的判断时,仅仅依靠单纯的二元判断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在网络上体验到了大众传播上从未有过的、来自信源的普遍的匿名性。在由叠加和链接共同作用的“辗转相传”的环境中,任何一个泛化的终端文本、声音、图像、文字、图表、内容、标题、细节的精细程度,都有可能会遭到折射和歪曲。在匿名、把关人缺失、受众大量参与交互、海量信息的多重作用下,网络的客观性在某些特定的文本样式以及总体的文本特质中,表现出比传统更具有脆弱感。也许这正是今天我们在Internet环境下,在享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人本化的信息时,不得不面对着更多的诽谤、谣言、片面报道、失实、滥寄(spam)、噪避(zapping)③及其他涉及与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网络在客观性方面弱于传统,我们都会从技术的本质上看到一个明显的先验性的主题:在泛传播的条件下,由于把关人作用的消解,每一个匿名受众都有可能会把参与交互看成是的一部分,也把对传播与再传播的参与看成是一种对资源的良性的开发和利用。不管是在讨论版、组、邮件中,还是在文章的转贴、编辑、深度链接过程中,我们都能够发现,由于存在着极大量的个人化影响的可能,我们不得不冒着比传统媒体更严重的失去原创的事实及事实本身的真实的双重风险。并且,我们还会发现,这一理论上的风险往往不幸被现实所证实。④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正是由于传统的客观性观念受到冲击,另一种在Internet上可能会被公认的价值原则在悄悄地浮现。这个新型的传播事业所带来的同一性理念究竟是什么?它在价值观念的判断上可以被公认吗?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如果确实存在某种关键词的话,那么这个词可能会是“宏观真实”(macroscopic truth)或是其类似物。也许,为了与本题相关,我们更应该称之为“理念真实”(truth in mind)。的宏观真实强调从宏大的系统上,如从长时段、事件与环境的关连、时代性上总体把握的客观性,而在Internet上,透过那些技术上具有先验性的密集的失真,我们恰恰能够观照到在Internet的精神深处所蕴含的、本质上的、使信息真实化的能力:1.以多信源的宏观竞争机制消解单一信源的微观的不确定或失真;2.以极广大的受众的主动化的对真相的追求,取代少数把关人对真实性的施予;3.以信息的极大丰富激发受众对于真实的判断力以及受众作为思想主体群落的自组织性。 也许我们终将承认,正是Internet使我们发现了:在媒介中蕴含着人,人本身即是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客观性的一部分——或者更准确地说,“人”扩展了“客观性”的定义本身。 二、异常性与寻常性的统合 有关异常性(abnormal)的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异常——寻常性”(abnormal/normal)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异常性是对报道内容所具有的罕见性或陌生感的度量。从传播经验上说,异常性显著的是指对明显偏离常规和日常经验的事件的报道。我们需要以异常性作为价值标准,是因为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岗哨作用,它监督人类行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异常现象。人类应该在日常行为当中密切关注一切有可能会导致对群体有所伤害或危及社会生活的事件,这些事件被当然地被预设为“罕见的”和“令人感到惊奇的”。这也同时告诉我们,求新求异并不是发布者的动机,而是受众的源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传播动机。只有吻合受众的动机,的价值才有可能会被确立。 正是从观察受众动机的角度,我们注意到,进入网络时代,异常性的价值观会紧密地与寻常性的概念相结合,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更新的价值链。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使人们在阅读任何奇异事物的报道时,都会比以往更有条件和更有理由追问:这个奇异的消息对于我本人意味着什么?而恰恰也正是Internet在的领域里完成了对这一提问的回答:你可以自助地使用信息仓库、超文本链接和Internet交互,在技术平台上把不寻常的转化为一种寻常的认识。今天,人们在认知上从异常(个别)上升到寻常(一般)的这样一个过程大大地缩短了。比诸以前,人们有更多的材料和更加充分的技术(包括搜索和统计)条件,能够在发现异常的同时,也发现该异常对于他们自身日常生活的准确的意义,甚至具体到可量化的细节。人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和信息的渴望永无止境,网络恰巧能够满足这种巨大的好奇心。从前我们在传统媒体上对于异常的期待总是有所保留的,因为并不是每天都有“人咬狗”的事件出现,但是当全球的信息联网如望远镜、显微镜、传声筒、会议厅那样被造就为一个唾手可得的工具时,人们能够随时了解他们想要了解的事物。因此,今天的网络受众,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受众都更加习惯于经常得到这些异常。这也正可用来解释为什么网络既已开发出如此巨大的功能,但是它仍然能以高速度不断进步。网络在价值观念上并不满足于传统意义的“异常”,而是强调“寻常的异常”。 更为重要的也许是下面这个因素:在全球化的Internet上,受众却是个人化的或至少是分群的,因此他们对于异常性的把握互不一致。几乎每一个受众群都有自己的鉴别标准。在某一方认为是异常的,在另一方看来也许是平淡寻常的,反之亦然。因此,在网络这个一体化的宏大概念中,如果不将定义范围缩小到准确描述的分众群,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异常。考虑到了Internet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信息化人群,这种难以定义的牺牲,也许比以往任何大众传媒都更具有对价值观的演进意义。 三、影响性与交响性的统合 有关影响性(affect)的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影响——交响性”(affect/interaffe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影响性是对的题材或观点影响受众的深度与广度的度量。通常我们所指称的,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中所发布的,因此,一个能否影响较大的社会范围十分重要,影响越深越广,则的意义越突出,反之,则的意义越微弱。在传统媒介中,正如密苏里学院写作组所阐述的那样,关于事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对多少读者有影响;对读者有多少直接影响;是否会立即产生影响。 而在Internet环境下,对影响力的度量的标准发生了某些变化:1.受众的影响量可以区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追求绝对数量,是指争取影响总数量较多的受众群;追求相对数量,是指对于分众传播的某一层面的受众群(目标受众)来说,要力争在这一人群中占有尽可能大的比例。网络人群影响力的计量,是这二者的总和。2.网际的直接影响不仅仅包括针对直接的受众,而且还包括信息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转载环节。即对于某一网络媒体来说,还包括其他网站乃至传统媒体,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各种传播渠道对于该信息的转载、传达、引用率。转载、传达、引用率越高,说明它的直接影响力越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力的度量特征是:要看它是否能够立即促发交互。交互式影响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的特质,影响的交互性越丰富、越强烈,直接影响越大。3.迅速产生影响的问题反映在网络的首发与跟进速度上,也反映在是否引人注目,是否便于认知、理解或记忆上。网络的影响的即时性与其影响的直接性是融为一体的,如前所述,它能够以当前交互来实现这一融合。 网络对传统的有关影响性的不同取向,使得构成影响力的不同元素重新列序,并形成新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我们称之为“交响”的影响概念。我们把交响一词用于定义网络的影响力,试图反映网络在影响力方面的几个主要特质:1.的文本能够迅即得到受众的反馈。2.文本的作者、制作者或发布者本身能够与受众交互。3.受众与受众之间能够交互。4.发布者与发布者,文本与文本之间能够经由后台管理,而形成与文本信息直接相关的可利用的组织。从以上意义层面上说,也许,我们仿照affect而对比的使用interaffect一词来指代交响概念更为恰当。在未来,网络对的价值理论及标准会做出较大的调整,而最有可能被传统理论所接受的,正是这种从单一性的影响到交互性的交响的跨越。事实上,从当代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在试图走向联合、协作、同一,这也更为深邃地意味着,未来所有的领域都有可能试图向这一价值观看齐,从而实现多向度的的交响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四、及时性与全时性的统合 有关及时性(timeliness)的价值观在环境下正在向“及时——全时性”(timeliness/timelessness)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 从传统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报道追踪事实的速率的度量。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近”是指该事件总是在离发布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对报纸来说,这种时效性经历的时间跨度会较大一些,而杂志则更大。尽管电子媒介已经把近代媒介发布的定时性有效地拓展为及时性,使得时效性的概念比两个世纪以前要先进得多,但在当代,这种价值标准仍然经由“随时化”和“全时化”思想而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 从观念进步的过程上来说,全时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受启发于BBC的随时化服务理念——它为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news you want it)的定义。⑤随时化的服务思想既对正飞速跃进的网络业作出了理念的呼应,又启发我们对网络自身所蕴涵的全时化观作出基本的阐释:1的全时化观念并不主动的来自传统媒介的实践——仅就作为实态而言,CNN早在1985年已开始电视的24小时播出,但10多年间并未很快形成观念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网络的召唤。2网络时代的全时化以受众(消费者)为导向,而不再以文本与故事(产品)或机构与人员(生产者)为导向来规划运作(生产),这意味着媒介在时间战略上终于可以有能力真正听命于受众的“安排”。3网络时代的全时化倡导以受众为本的服务。24小时内每一个收听、收看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因此,既一视同仁,又能区别对待,成为了媒介从观念到技术的服务指针,在时效性上,发布更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更加及时的更新以及更的专题服务与搜索服务。4网络时代的全时化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发布(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感,而与此同时,“受众主动式”的深度优势亦展现无遗。5网络时代的全时化并不只是针对网络或传统,而是针对一切面向未来的媒介,它与泛介质(pan-media)的网络概念相呼应,⑥从虚指性的观念角度提示了未来时代的最重要的媒介传播特质。 网络时代的“全时性”对“及时性”这一传统的价值指向给予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强烈、更深刻、更细腻、更人本,同时也更辩证地反映了的时间意义。 五、冲突性与冲击性的统合 有关冲突性(conflict)的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冲突——冲击性”(conflict/impa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冲突性是对题材及文本所展现的矛盾或戏剧感的强度的度量。故事中的组织之间、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对抗,构成了某种叙述上的本初的张力,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则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戏剧感。它从两个方面满足的受众需求:1.冲突性的总是给人的启示较多,同时,有关冲突的强烈地向受众发出警告,使人们关注危险的迫近、困难的出现。2.戏剧化地描绘矛盾被解决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观赏性,能够促使受众的阅读兴趣始终得到保持。 在传统中,冲突性易被媒体叙述成为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陷入脸谱化的境地,正如批评者所的那样,媒体似乎在抱着一种处理警察或的心理状态进行报道,把人们分成好人和坏人,而且总是认为每一冲突必有赢家和输家。⑦此外,过分追求冲突使得充满了阴谋、暴力、犯罪、战争,这对于化的显然不利,容易出现那些本来可以避免的负面作用。在Internet条件下,人们(包括大众和分众)仍然像过去一样迷恋于的冲突性,但是与其技术条件和传播的机理相适应的是,这种冲突性和对冲突性的处理方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1.人们已经可以主动地寻求冲突和冲突性的表现程度,分众化的效果使得受众的决策权力更大。他们对于频道、栏目或议题的选择余地更强,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品味或需求来对的冲突性和戏剧感有所把握。2.人们对于冲突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受众、媒介、记者和矛盾的各方“共同介入”文本,通过视觉虚拟的方式,受众可以进入“现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冲突不再是过去事件内部的冲突,而是转化为它的一个广泛的隐喻:每一则都代表了这个世界的缩影,代表了某一个受众对于世界的认知。这种冲突性与其说是戏剧的冲突,不如说是人们内心矛盾的总体表现。3.就媒介的性质而言,Internet能够用更有冲击力的方式来表现内容,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表、讨论和大容量的资料库,受众对于形式力量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冲突性”这个纯粹的价值取向,在今天已经变得更加繁杂、深刻,并且发生了某种偏转,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矛盾的体现,而是包括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视角,形成了对广泛世界和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复合化的冲击之力,我们把这些转化和复合的方向描述为:有关冲突性的价值已走向“冲突——冲击性”的统合。 六、显要性与需要性的统合 有关显要性(significance)的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显要——需要性”(significance/necessar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显要性是对报道涉及知名对象的程度的度量。“显要”在汉语里有显赫、重要之意,而显要性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它着眼于外化知名人士和机构所包含的价值。为什么显赫而重要的人物和机构能够产生?除了事件发生于他(它)们身上的概率较大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对于大众而言,名人和著名机构具有很强的召唤力或吸引力,其一举一动都会社会的利益,受众关注显要人物或机构的事迹,即是关注他(它)们所代表的阶层,亦即是在关注受众自身的不断向上增长的需要。 以美国为例,近20年来,的主要旨趣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异,大众的阅读兴趣更加集中在那些软性的,包括那些不太“重要”的,比如名人的纠纷与风流韵事等等。这些相对软性的阅读兴趣在近年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即一方面新传播时代的人们并未放弃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另一方面也对那些琐碎的、普通的,甚至是“无聊的”内容感兴趣。⑧或许,正是这一类的受众倾向导致了当代传播的多元化情境。 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在Internet环境下,得到了媒介技术能力的支持。Internet的分众能力,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阅读需求去寻找他们的所需要的频道和栏目,可以集合自己所需要的、与自己阅读口味相一致的人群,并与他们形成传播交互关系。事实上,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是媒介的题材热点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因。就像在学领域里所发生的从生产者导向转化为消费者导向的发展潮流一样,媒介所发布的有任何一点旨趣上的变化都是由受众市场引起的。在Internet环境下,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将会保持下去,并且以一种看得见的调节方式,来使得逐步地在终极用户那里得到和谐和统一,并且自发地产生某种新的秩序。这就是我们所要论述的有关传统价值观中的“显要性”的价值元素开始向“需要性”方向发生偏移的机理。 这种偏移,是以一种“显要——需要性”相统合的形式出现的。在未来将向什么方向变化,一时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种以一个单纯的关键词来规定哪些是受欢迎的、哪些是不受欢迎的价值观念已经过时。 七、接近性与亲近性的统合 有关接近性(accession)的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接近——亲近性”(accession/intimate)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接近性是对题材与目标受众生活空间的吻合程度的度量,有学者更直言接近性是指“在报纸发行的广播的区域内发生的事件”所具有的价值。⑨接近性之所以构成价值,是因为人们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总是更感兴趣,并受到打动——事件发生的地点离受众越近,与受众的利益关联就越大。如果对此做一个有趣的推论,那么我们会认为接近性倾向于把物理距离缩短为零:要是某一事件是由受众自己参加的,那么该事件的报道在这一个别受众心目中的价值是最高的。一个较为极端的关于灾难性报道的阐释:灾难事件死亡人数的多少与事件发生距离的远近(以当地为中心)成定比。例如,某个遥远国家因洪水死亡上千人的,其价值相当于本国边远地区淹死上百个人的价值,又相当于本州内淹死十人的价值,还相当于本地淹死一人的价值。因此媒介对于不得不报道的外地和遥远的国际,通常会千方百计地突出与当地目标受众相关的因素,使其带上地方性的色彩。⑩这种相关要么是指在空间上与其接近,要么就是在情感上与之相联系。而从传统媒介来看,想使得信息与最大量的目标受众相吻合,通常的做法只能首选空间上的接近性。 但在网络时代,这种局面已为之改观。这主要反映在:1.技术特征使得媒介可以支持个性化订阅、栏目的互动化以及更强的参与性。这使每一个受众都能够主动地寻求与自己的心理相接近的。同时,他们自己还能够做到使用交互手段使心理距离更加趋近于零。这实际上是在把过去传统媒介甚至不敢想象能达到的出版目的,在一举手间得以实现。2.由于数据库能形成任何一条和其他相关相互联系的便利,使得的本地色彩或者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关联变得更加容易。3.在BBS、组等媒介信息(泛意义上的文本)服务项目中,人们所亲身参与的内容恰恰又多是他们所最关心的,因此在这种样式当中,的拉近性,最大限度地表现为与每一个对象的零心理距离的亲近性。 我们注意到,以上三种特征,无一例外的以心理接近消解了空间距离。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在Internet环境下,对于接受心理的控制是分众化作业的首要,而空间性则早已被介质特征所消解。使物理转化为心理,这一媒介特质开创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网络在价值方面改变了从前我们所确认的关于“接近性”的单一原则,使其转化为“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原则。联想到美国自90年代以来,由Walt Harrington等人在传统领域里倡导“亲近性学”(Intimate journalism)时所强调的“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⑾不能不使我们产生有关网络环境下“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型价值观正在与所有领域里的相关理念形成相互激励的推测。显然,赛博空间以其虚拟性消解了受众以往所依赖的集群法则,并正在试图使信息消费的指向从物理空间重新回到人本身。 八、人情性与人群性的统合 有关人情性(humanity)的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正在向“人情——人群性”(humanity/communit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人情性是对内容契合人类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人情性又称人情味或人性。按照麦道格尔的观点,人们对于人自身以及对其他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涉及男男女女的各种事件的兴趣就叫做人情味。而汤姆森基金会则认为,人情味是指报道可以更多地涉及中的人的人性侧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情性可以看作是对于人性的展现、挖掘或捕捉,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社会的关联,以及人类独特的情感特征,并进而唤起受众的广泛的共鸣。 有关人情性的基本共识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怜悯。对不幸的人物或人群悲惨的命运给予关注,并提示他们不幸的根源。2.幽默。日常生活当中所出现的喜剧化的特征能够为作品带来相互的阅读趣味。3.故事性或悬念。如前所述,戏剧感是的一个重要的吸引力因素。4.对妇女儿童的关注。妇女儿童的处境总是能够被置于一种特殊的视角被观察,对她们的关注能够反映人性中最根本的善意。 人情味的价值指向实际上是在确认,媒体应该用各种手段,从风格和题材上指向尽可能多的人群,并且使他们能够因相同的情感而产生类似的共鸣。这种同一化的努力有时因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使得大量目标对象的理念差异不能被有效地弥合。而在网络条件下,由于大众性和分众性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泛传播意义上的分层、分群的交流,因此,对于人性的指向可以以一种定向方式“本地化。”这既包括个性化服务,也包括网络用户的主动性阅读。如果我们观察网络的总体格局,会发现随着网络的日益成熟,它在平台的开发、栏目的设计,以及受众的交互方面,都越来越倾向于不单纯依靠泛泛而论的人性指向,而不断地“增添”那些能体现“人以群分”思想的人群性议题的传受方式。对于人群的关注既不会过多的抵触人性的基础,又会较为准确地照顾到某一特定人群的传播趣味。 就出版而言,在网络媒介上,它早已不是单向的,而呈现为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编辑的分群化处理也早已被程序设置以及广泛的传播互动所取代。正因为如此,人群性不仅没有使得人性化的意味因为网络的实践而减少,相反,更为它增加了新的、丰富而具有指向性的元素。这不仅使更加具有信息效果,而且,其实在化的能力也比以往大大增强。——比如,你会发现那种“一人有难众人相帮”或者“一人有疑问众人交互解答”的高效的实在化生活场景现在正频繁地发生在网际信息环境中。 结论是:“人群——人群性”的统合理念比之于单一的人情性的理念,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更多地强调价值中的“有用”的部分。“有用”的思想,与其说是在反映人性,不如说是在反映实际生活的需求和特指的实在人群的尊严。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西方某些关于的“人权”报道,在某种意义上总是在力图泛化普遍的人性,而忽视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及传播环境中,脱离有人群性专指的价值观,实际上难免会退缩为片面化标榜的高头讲章。 今天,网络媒介的分群能力早已不单纯是一种口号,而成为完全可以用技术来实现的作业内容。小到只有一个人的专指的服务,大到面向一个阶层、一种文化或一个国家。从价值观来说,也许,这种技术上的伟大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为未来指引了更加科学化的观念之路,即从普遍人性的观点迈向“人情——人群性”的统合价值观。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注释: ①⑦⑨⑩ 除耀魁:《西方评析》,136页,144页,139页,140页,新华出版社,1998。 ②⑥ 杜骏飞:《网络学》,14-2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及杜骏飞:《泛传播的观念——基于传播趋向分析的理论模型》载《小雅思想网》网站, ③ 关于噪避(zapping)的译名及传播学意义,参见杜骏飞:《论广告创意的观念》,载《南京大学学报》,1998(4)。 ④ 以图片报道为例,吴心梅在《眼见未必为实——网络图片的陷阱》一文中,即以大量事实举出在Internet上出于种种广泛的原因导致文本:A.自相矛盾,莫衷一是;B.图文不符,张冠李戴;C.细节失误,南辕北辙;D.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等4大类失实陷阱。载《中国传播学评论》网站, ⑤ 彭兰:《数字化时代的BBC》,载《国际界》,1998(2)。 ⑧ 有关近20年来旨趣向软性化方向发展的描述,参见刘微:《变化中的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报道的变化》,载《国际界》,1999(5)。 ⑾ 蒋荣耀:(美国报道的平民化趋势——对亲近性的解读),载《国际界》,2001(1)。
    上一篇:双重视域与文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