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体、语言、用典:《荒原》三题美文学毕业

2013-06-02 01:01
导读:英美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文体、语言、用典:《荒原》三题美文学毕业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叙事诗 互文性 非个人化  摘 要:《荒原

  关键词:叙事诗 互文性 非个人化
  摘 要:《荒原》是一首叙事诗,采用的是古希腊神话人物帖瑞西士的叙事视角。《荒原》运用了多种语言、多种语体,目的是为了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沟通的缺乏,再就是为了获得“非个人化”的效果。《荒原》大量运用典故等互文性写作方法,意在将诗歌导向对“本源性”荒原的揭示、对荒原的“本源性”表达。
  
  T.S.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长诗《荒原》,也许是自上个世纪以来最令人难以领悟的作品之一。其之所以如此,关键原因在于这样几个方面:非个人化写作、文体不明、语言多变、大量运用典故等“他语”形式。自《荒原》发表以来,一直是世界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具体到我国,情况也是这样,据笔者统计,1980年后,期刊全文数据库就收有学术150余篇。“荒学”研究可谓热闹非凡、繁荣异常,但是,通观学术界的整个研究状况,可以发现,热闹尽管热闹,但是学者们对于以上的难点问题却较少涉及,所以,尽管研究文章众多,却依然难以很好地帮助人们透彻地理解《荒原》文本。正因如此,所以,笔者才不避己陋撰写该文,以求能够对广大的读者有所助益。因为《荒原》的“非个人化写作”往往包蕴在诗歌叙事视角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及典故等“他语”的选用之中,所以,本文将重点集中于《荒原》的文体问题、语言问题及互文性写作问题。
  
  一、《荒原》的诗体类型与叙事视角问题
  
  《荒原》是何种诗体——是叙事诗、抒情诗还是写景诗?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大都倾向于强调《荒原》的创新性质,否定将《荒原》置于传统的诗体类别中辨析归属,并认为《荒原》材料最基本的组织方式为“蒙太奇”剪接拼贴。“创新”这是艺术的首要要求,但创新并不一定要拒斥传统。艾略特的批评及诗歌创作遵循的正是这一逻辑。在《荒原》中,艾略特对西方传统的吸收、继承主要表现之一乃是对西方文学“叙事”传统的接受与运用。当然,诗歌的这一整体材料组织模式因省略而基本为表层的“蒙太奇”剪接拼贴所遮蔽。但《荒原》的“叙事性”却并没有完全为学术界所忽略。早在1948年,瑞典院的安德斯·奥斯特林在艾略特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就将《荒原》划入到了叙事诗的行列。我国学者李俊清在《艾略特与〈荒原〉》一书中,也强调了《荒原》的“叙事性”。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荒原》的互文本问题及叙事视角问题。艾略特曾经指出,魏士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及弗雷泽的《金枝》曾给他创作该诗很大的启发,学术界据此分析《荒原》,主要关注诗歌中的“死而复生”与“寻找圣杯”两个神话结构,而对作品中所包含的对于其他作品的整体套用、模仿则不太注意。实际上,《荒原》除了套用了以上两个神话结构之外,还套用、模仿了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尤其是但丁《神曲》的游历模式,采用了欧洲传统的流浪汉文学、梦幻文学的叙事、结构形式。《荒原》开头有一段引语,一个献词。引语转述的是一群孩子与希腊神话人物西比尔的一段对话。西比尔并不是一个普通人物,她曾出现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她曾带领埃涅阿斯进入冥界,游离过亡灵的世界。题词是献给庞德的,却模仿了但丁《神曲》中的语言。此外,诗中还六次引用《神曲》,多处引用《埃涅阿斯纪》。那么,人们阅读此诗就难免会想到《埃涅阿斯纪》中的冥界片段、《神曲》中但丁的梦幻游历。另外,《荒原》内容涉及世界各地、时代贯于古今,对于这样一种文本图景,也只有运用梦幻游历的方式整合贯通才易于实现、易于理解。在《神曲》中,诗人是在维吉尔及贝德丽采的导引下游历三界的,那么在《荒原》中诗人的引导者何人?笔者认为此人就是希腊神话人物帖瑞西士。事实上,艾略特对于整个荒原游历所见所闻的叙述都是在帖瑞西士眼光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荒原》的原注中艾略特指出:“尽管帖瑞西士只是个旁观者,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物’,却是诗中最重要的角色,他联络全篇。”“帖瑞西士所看到的实在就是该诗的全体。”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帖瑞西士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人物。他本是个男子,后来却因魔法变为女子,最终成为两性人。所以,他既能洞察男人世界又能了解女人的秘密,他所看到、体察到的实际上是一个超越两性的完整世界。另外,因曾有惠于朱比特而被赐予了预言的能力,其眼光具有时间的穿透力,他可以置身之外统察古今。在作品中,表面看来,他只出现了一次,实际上他却无处不在。整部作品,可以说都是在其目光的参与下完成的。叙事主人公——诗人可以说仅仅是一个聆听者,或者说只是在贴瑞西斯的指点下来进行观察、描述。帖瑞西斯是一个具有“本源性”的人物,他实际上是古今人类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他的视角具有一种超越历史、地域、性别的永恒性、普遍性,他能够站在一个全人类的视角之上通古察今。所以,《荒原》的叙事视角就具有了一种全人类的性质。而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个人的情感、意识便因之而获得了一种超越历史、地域、性别的高度,从而获得了一种非人格的艺术形式、艺术效果。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多种语言、多种语体的运用问题
  
  在《荒原》中,艾略特先后运用了英、法、德、拉丁、意大利、希腊、梵文七种语言,流行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四种语体。作者运用这种方式首先意在强调、意在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缺乏、关系的疏远这种状况,意在揭示“荒原”的形成原因。依据艾略特的观点,“荒原”之所以“荒凉”其原因之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疏远。而这也确实是西方社会的一种普遍状况。西方现代文化是一种个人本位文化,个人价值成了社会文化关注的中心,而集体观念则往往会受到质疑与拒斥,所以,社会的离散化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就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艾略特在《荒原》中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西方现代社会人们的这种普遍的生存状况。“死者的葬仪”一节,聆听着风姿绰约的风信子女郎的柔声细语,“我”却唯有内心的独语。在“对弈”一节,无论是上流社会中的男女还是下层社会中的夫妻,也都处于一种绝对的隔绝状态。身处社会上层的一对夫妇,妻子絮絮叨叨、焦躁不安,而丈夫则一直沉默不语(只以心理语言相应)。置身于社会下层的丽儿,曾背着未婚夫与人私通,而今却又不愿让丈夫亲近。在“火诫”一节,无论是泰晤士河的“仙女”与她们的朋友,还是那位公司的女职员和她的情人;无论是波特夫人和她的客人,还是尤金尼先生对“我”的邀请,好像更多的只是对欲望的一种满足、索取,而缺乏心灵间真正的沟通、理解。作品最后“雷霆的话”一节,作者揭示了“荒原”的得救之途:其中之一即为“同情”,而“同情”的本意则在于人与人之间灵魂层面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那么,作者是如何调动艺术手段、运用何种艺术方式来充分表现这一主题、描画这一状况的?其途径方法之一即在于多种语言与多种语体的运用。在西方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语言的看法不同于东方。对于中国人来讲,语言不能完全尽意,人们有时不得不运用立象的方式来表情达意。面对精妙细微难以言传的意义,人们往往要靠心有灵犀、靠神交来达到交流的目的。但是在西方,语言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依据《圣经·创世纪》的描述,语言具有创生万事万物的能力,而上帝为了惩罚不思悔改的人类,则运用了变乱世人口音的方式,使世人彼此隔绝、不能联合,从而削弱人类整体抗衡上帝的能力。所以,在西方,人们普遍相信这样一种观念:语言不仅是人类最为根本的沟通交流工具,同时,它还是人类的精神存在之家,语言之外无物存在。所以,语言的差异必将造成对话的缺乏,以致思想、精神沟通的困难。这就是艾略特混杂运用七种语言、四种语体写作《荒原》的实际语境。在艾略特笔下,整个荒原世界人们各说各话,尽管人声鼎沸、众声喧哗,却没有沟通的任何可能性,这就好比无线电联络,尽管机器众多、空间中也充满了电波,但是由于各台机器都处于不同的频道、不同的波段,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任何接通的可能性。

上一篇:《丧钟为谁而鸣》中人物形象格局探究美文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