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铁凝小说对人物的心理透视方式

2013-06-08 02:45
导读:现当代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试论铁凝小说对人物的心理透视方式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文章研究铁凝小说对人物透视


  摘要:文章研究铁凝小说对人物透视的多重方式,探寻其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源。铁凝时而将激情描述与理性分析融为一体,时而编织多声部的叙述和对话构成多重视角全方位透视人物心理,时而借助人物的外在行动凸现内在运动的轨迹,最终让读者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论文关键词:铁凝;小说;心理透视;分析

  铁凝的小说已引起广泛关注,对其做出评论、研究的文章不可胜数,多从叙事、第三性视角、人性挖掘、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笔者认为,铁凝小说的最闪光之处在于对人物心理的多方位透视,她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写出了具有铁凝特色的别具一格的心理小说。她从弗洛伊德的心说攫取营养,对人物的心理透视渗透到个体难以觉察的潜意识领域,关注处于矛盾中的人物人格分裂的无边痛苦,写出主人公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她又从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类五大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延伸,对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中,生存、安全的低层次需求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之间的交叉、转化,做深入细致的探讨;小说的魅力还来自于作家层出不穷的人物心理透视方式,她时而将激情描述与理性分析融为一体,时而编织多声部的叙述和对话构成多重视角全方位透视人物心理,时而借助人物的外在行动凸现内在运动的轨迹,将读者带入五光十色的人物心灵的画廊。本文重点研究铁凝小说对人物心理透视的方式。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心灵世界因其纷繁芜杂、波澜壮阔、难以捕捉而显得妙不可言,而铁凝以其敏锐而独特的洞察力、女性天赋的直觉和多管齐下的心理透视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五彩斑斓,诡异神秘。

  一、激情描写与理性分析的融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铁凝擅长用美妙的繁笔执著于人的激情世界,用心灵分析的笔法透视人物的灵魂。她通过对小说人物之间永不停歇的明争暗斗的不厌其烦的描写,
  在无休止的矛盾冲突中展示激情中的人物内心的波澜,再通过画龙点睛的分析揭示人物性格变异的原因,给人印象至深。在《大浴女》中,尹小帆肆无忌惮、蛮不讲理地和姐姐争风衣、争男朋友,为琐碎小事和姐姐唇枪舌剑,“大动干戈”,《玫瑰门》中司猗纹与罗大妈的争斗,不少研究者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午后悬崖》中作家对韩桂心父母为琐碎小事发生两次争吵的描写,一次是因为母亲不小心站在了父亲的左边跟他说话,一次是因为母亲煮鸡蛋时把四分半钟当成了三分半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铁凝不愧为争吵写真的高手,通过细腻的笔墨把两次争吵写得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引人人胜。“他的大暖壶,他那墩来墩去的茶杯,他那无限放大的咕嗒咕嗒的咽水声,和他那铁定了心要拿我来消磨时光的一脸亢奋是那么强烈地刺激着我的神经,我没有由来地浑身发抖,牙齿磕得嘭嘭响,我下意识地攥紧拳头仿佛不把它们握紧它们就会自行从我的胳膊上飞出去。我想一个人在决定是不是自杀或者是不是杀人的时候也不过就是我这副样子吧。”这是争吵的间歇母亲的心理活动,为下文母亲忍无可忍砍断父亲的手指埋下伏笔。“我抖着,每到这时你爸才从抽屉里摸出纸来说:‘写保证书,写了保证书就让你走。’我在纸上写下一行字,无非是保证今后不再在他左边站着说话之类的句子。他拿过纸扫上一眼便会轻蔑地撕掉说:‘你以为我会信你的鬼话?凡事不挖出思想根源是不会印象深刻是不会保证以后不犯的。你应该写出根源:你忘了应该站在我右边,为什么你会忘了?肯定是你心里在想别的。为什么跟我说话时会想别的?是因为当时你想的那件事比我本人更重要。那么还有什么能比咱们这个二人家庭中重要的一半更重要的呢?今天你忘了站在我右边,明天你就可能连我说话都听不见了,你到底是怎么了在外边碰什么人了吗挖出来都挖掘出来我挺得住……”’父亲的歇斯底里、不可理喻可见一斑,作家似乎在影射文革时期红卫兵批斗“犯人”时“穷追猛打”、毫不留情的“风范”。“我在你爸那永不厌烦漫无边际的絮叨声中重新书写保证书,毫无道理地挖掘着那并不存在的思想根源,比信徒向上帝忏悔更加一万倍地绞尽脑汁。我觉得大地就在脚下咔咔地开裂,我就在黑暗中写着看不见的字,一边随着屁股底下的椅子向绽裂的地心下沉。”作家似乎在代关在牛棚里写决心书、忏悔书的人宣泄无边的痛苦。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难能可贵的是,作家并没有停留于浮在表层的激情描写,而是从侧面或正面进一步挖掘导致人物激情行为的内在原因。“有一瞬间我忽然觉得我不是你爸的妻子,在他眼中我其实是你爸的爸,是你那个汉奸爷爷。一定是你爷爷被镇压枪毙之后他的魂儿附在了我身上,可叫你爸找到了报仇的对象。”

[1]    

上一篇:浅谈现代旧体诗词的非现代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