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中创新与继承的一些思考
2013-05-23 01:29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关于语文教学中创新与继承的一些思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标”的贯彻,语文的创新观念和方法提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标”的贯彻,语文的创新观念和方法提得更加响亮,给语文教学的天地又吹进了一股强劲的春风,注进了新的活力,也让搞了几十年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的同行们大换了一次脑。语文教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但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一想,看一看,是不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创新教育就是一片大好,是不是其中就一点缺陷和遗漏都没有呢?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都该抛入的垃圾堆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一、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功与过 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低估它的价值,它生存和了几千年,一定有它的生命力,一定积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挖掘和发扬其中有生命力和有价值的部分很有必要,也是我们应该继承下来的一种文化遗产。他有价值的方面太多了,我们略举几点。 1.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传道”。
“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师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我们灿烂多彩的古代文化就是在无数的先辈们的“传道”中一代又一代交给到了我们的手里。保存我们本土文化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我们的S思想。在西方发达的法国,还采用了比较封闭的特有方式保护他们的文化,使其不失去文化之根、民族之魂魄。这样想来,对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传道”的继承就非常的必要了。这与现在所提倡的“创新”一点也不相违背。
2.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诵与记。我们知道,古代的语文教学,学生一进学堂基本上就是认字、诵诗,开始是比较短而浅显的内容,然后逐渐加难加深。这种以记忆为基本的语文教学模式下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者、大学问家、大文豪,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大思想家、改革家。 3.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熏陶、感染。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语文教学有别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它的特殊性,不同于学科,在其教学中更多注重环境气氛,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识的同时,也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人格魅力、风度、气质,教师的这些方面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的教育和影响古人也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方式与方法有价值的方面是很多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也有很多不好的方面。 首先,是“高耗低效”。其次是片面理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误区是:没有辩证地如实地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
二、要把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 1.就教学内容而言, 把语文知识不断地深化、细化、系统化,结果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负担过重。
2.就教学方法而言, 因为不少语文知识如专门的术语、概念、规则等都是学生未曾听说过的,教师就可能满堂灌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结果只是记住了一些概念而已,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却十分的令人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