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治疗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2)
2013-06-02 01:01
导读:从表1看出,对于没有溶栓禁忌证的心搏骤停患者,在CPR早期联合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CPR的成功率、缩短复苏时间、自主呼吸自主循环两个指
从表1看出,对于没有溶栓禁忌证的心搏骤停患者,在CPR早期联合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CPR的成功率、缩短复苏时间、自主呼吸自主循环两个指标上也是有显著的提高。从表2中可以看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存活率。
3 讨论
心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原因较多,但最常见的是心性猝死。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是由冠心病以及并发症所引起的,其中75%有心肌梗死病史[2]。所以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搏骤停的首要任务。
从国外的资料上显示,心跳骤停患者在CPR 期间和CPR 后血管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生成,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会受损。除此之外,血小板活性明显增高;组织因子水平持续增高及组织因子抑制物降低表明,除内源性凝血功能增强外,外源性凝血功能也增强。另一方面,血流的停滞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凝血因子消耗,容易出现凝血与纤溶的失衡,并逐渐形成弥散性小血管内凝血,更进一步加剧组织的缺血、缺氧[3]。如此,我们认为,在CPR早期应用溶栓药物可以通过对血管内血栓的溶解,阻止血栓形成,防止凝血因子消耗,预防组织缺血和弥散性小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在本研究中发现,在治疗当中是否采用了溶栓治疗对于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的恢复都有明显的差异性[4]。在24h的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的差异上均有显著性。
AMI患者在CPR后溶栓治疗有可能引起致命性出血症状,在本研究中发现。AMI患者多为中老年,其各脏器功能减弱,在CPR 过程中应激反应明显,从而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5]。在研究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4.28%和16.6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这表明AMI患者在CPR后进行溶栓治疗并不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反而提升了CPR后的存活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 考 文 献
[1] Van Kampen LCMC,Van Leeuwen R,Verheugth FWA. Safety andefficacy of thrombolysi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with prolonged out of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 Am J Cardiol,2009,73(6):953-955.
[2] Ruiz-Bailen M,Aguayo-de-Hoyos E,Diaz-Castellanos MA,et al.Role of thrombolysis in cardiac arrest[J]. Intensive Care Med,2008,49(5):251-258.
[3] Gando B,Nanzaki S,Morimoto Y,et al. Massive fibrin formation with consecutive impairment of fibrinolysis in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J]. Thromb Haemost,2009,77(9):278-282.
[4]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9.66.
[5] 黄莉,张向霞,唐济原,等.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J].护理,2008,12(2):135.
[6] 刘淑援,陈自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
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