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病 人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2)
2013-06-30 01:00
导读:2.4健康指导 向患者讲述咳嗽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及咳嗽时如何保护好切口,避免切口裂开,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指导患者进行翻身、排便等
2.4 健康指导
向患者讲述咳嗽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及咳嗽时如何保护好切口,避免切口裂开,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指导患者进行翻身、排便等导致腹压增高的动作。
3 术中护理
术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操作中彻底止血,使用电刀时认真调整电刀强度和温度,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减少电刀与皮肤接触时间和次数,避免对组织进行反复切割和对大型脂肪组织的破坏。缝合前仔细核对手术器械和纱布等术中使用的物品数量,避免遗留腹腔,造成术后伤口感染,导致延期愈合。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缝合中要逐层确切缝合,防止死腔,缝合疏密得当,切口对合整齐,缝线松紧适度。脂肪肥厚患者可在皮下预留橡皮片引流,1~2d后取出。铺敷料前再次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
4 术后护理
4.1 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及患者衣物、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消毒病房和床铺,减少引起切口污染的不良因素。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对肥胖、贫血、糖尿病、水肿等患者和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要严密注意敷料位置,有无渗出液。观察切缘周围是否有红肿发硬或皮温增高的现象,或在切口两侧适当加压观察有否渗液。
切口有液体渗出要观察渗出液的颜色与量,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根据切口敷料的清洁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4.2 红外线热疗
部分患者可在术后2-3天内采用微波或红外线热疗促进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切口干燥,促进水肿的消退和渗出物的吸收。红外线仪距腹部切口20~40厘米,以温度适当,病人有温暖的感觉。天气转凉时,做好非照射部位的保暖。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3 中药外敷
大黄和芒硝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用,对个体机能较差、肥胖以及切口愈合较缓慢患者,用大黄、芒硝外敷切口,再以红外线烤灯热疗,会促进切口愈合。
4.4 康复指导
向患者讲解切口愈合的知识,指导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的方法。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及切口疼痛。常规绑腹带,松紧要适度。指导患者在咳嗽或用力时,用双手按压切口两侧,向内用力,以保护切口避免裂开。病人咳嗽剧烈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应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给予止咳、化痰药物或予以雾化吸入。
4.5 对症处理
术后嘱患者及家属适当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检查,告知患者及家属引起不良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紧张心理。腹部疼痛、腹胀是因为身体器官表面和腹膜受到牵扯和张力所致,一般腹痛者需转移患者注意力,严重者可给予镇痛泵及杜冷丁;腹胀者要保持体位舒适,勤翻身,早下床活动,症状即可减轻,严重者可给予新斯的明;切口脂肪液化者,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处置,渗出物较少者进行清除后给予微波治疗;渗出物过多需拆除缝线,使用甲磷硝唑冲洗创口,施以庆大霉素外敷,加引流条充分引流。每日换药,待创口新鲜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加压粘合创面;体温增高,切口无异常变者,需立即做B超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5 讨论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是临床上常用手术方式之一,因为手术为创伤性手术,极易出现感染、腹胀、腹痛及切口脂肪液化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如何有效的减少或抑制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上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出引起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主要诱因,一是体形肥胖者发生脂肪液化的敏感性要高于正常体重者;二是高频电刀使用欠当,温度过高,强度过大,也易引起脂肪变性和坏死;三是止血不当、手术器械、纱布等遗留腹腔,以及缝合不当留有死腔,极会导致术后感染或脂肪液化的发生;四是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也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或愈合延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