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
2013-06-29 01:28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目的 为探讨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就用效果。方法&nbs
目的 为探讨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就用效果。方法 我们采取术前、术后传统卧位即左侧卧位或平卧位为对照组与膝胸卧位为实验组,两组相同例数病员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有明显性差异,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 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病员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膝胸卧位 痔瘘科 临床应用
膝胸卧位是病人跪姿,两腿平放床上,大腿与床面垂直,两腿稍分开,胸及膝部紧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放于头的两侧。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矫正胎儿臀位及子宫后位[1]。痔瘘科病员术前要进行肠道准备,清洁罐肠,术后常有排便困难、便秘发生,在这个治疗过程中让病员保持传统卧位(左侧卧位或平卧位)为对照组,取膝胸卧位者为实验组,结果两组有明显性差异,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混合痔4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最大79岁,最小18岁,术前、术后均伴有便秘,伴有肛门松弛者20例,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1.2具体操作及结果
1.2.1术前灌肠后病员的卧位采取左侧卧位或平位的20例、膝胸卧位20例(在病员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病员能耐受的情况下)5-10分钟后再入厕,结果采取膝胸卧位的病员在术中见肠道清洁,无粪便溢出,术后一般在48小时后才解大便,有利于伤口愈合,病员反映效果良好(见表1)。
大学排名 表1 相同灌肠次数不同卧资病员情况比较
1.2.2术前有便秘史的病员,术后常有排便困难,我们采取膝胸卧位为病员使用开塞露纳肛通便,效果满意(见表2)。
表2 开塞露纳肛不同卧姿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