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2)
2013-07-02 01:11
导读:2.2毒副反应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综合组20%,对照组33.3%,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综合组43.3%,对照组56.7%,骨髓抑制综合组9%,对照组14%。综合组的毒副反应明
2.2 毒副反应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综合组20%,对照组33.3%,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综合组43.3%,对照组56.7%,骨髓抑制综合组9%,对照组14%。综合组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毒副反应 综合组 对照组 P值
急性放射性肺炎 6(20%) 10(33.3%) <0.05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13(43.3%) 17(56.7%) <0.05
骨髓抑制 9(30%) 14(46.7%) <0.05
3 讨论
原发性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更居恶性肿瘤的首位。80%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以手术为主,然而确诊时绝大多数已属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同期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同期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可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但其毒副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或序贯放化疗。减少治疗中的毒副反应是顺利完成治疗的关键之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和白土苓为主要组方精制而成,苦参的中医功效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药理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素)、羟基苦参碱,能抑制肺LAC、Lewis肿瘤、肝HEP、H22肿瘤、S180肉瘤生长、诱导SGC_7901细胞凋亡、下调CA-125、p16蛋白表达,对抗肿瘤血管生成[2]。白土苓具有除湿、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为白土苓苷、芒果苷等。显著抑制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阻滞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于G2/M期,明显上调K562细胞CyclinA和CyclinB1mRNA表达水平,同样具有抗肿瘤的作用[3]。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和凋亡;抗肿瘤细胞粘附和浸润转移;抗肿瘤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相关因子;直接细胞毒作用。同时还可提升白细胞;抑制放、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对放、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抗药性。提升机体免疫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本组临床观察资料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对照组比较其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有提高,但无
统计学意义,未提高疗效,而其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明显减轻同期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放化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孙燕,石元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7-156.
[2]林丽珠,周岱翰,陈瑶.等.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肺癌和肝癌细胞抑瘤作用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1):21-23.
[3]张莉萍,蒋纪恺,谭荣安,等.苦参碱对K562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1998,20(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