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

2013-07-02 01:11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
                                   作者:熊超 曾灵芝 廖立潇 段训凰 龚敏勇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60例IIIa或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综合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同期放化疗,综合组放疗开始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果  综合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3.3%,26.7%,有效率分别为78%,70%。P>0.05。综合组与对照组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0%,33.3%,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43.3%,56.7%,骨髓抑制分别为9%,14%。综合组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可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同期放化疗的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同期放化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肺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80%为非小细胞肺癌,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以放疗和化疗为主,序贯化放疗优于单独放疗,而同期放化疗优于序贯化放疗,然而其毒性反应也随之增加,我们在同期放化疗过程中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其对放、化疗的疗效及减轻毒副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60例,均经病或(和)细胞学确诊,2002年UICC分期标准为IIIa或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以上。KPS评分≥70分。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胸部CT,治疗前4周内未接受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以及无其他抗癌药物应用史。有客观肿瘤指标可评价疗效。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放疗、化疗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综合组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3.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5.9岁。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同期放化疗,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采用螺旋CT模拟定位,层厚5mm,将定位片传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工作站勾画靶区,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及纵隔,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包括锁骨上区,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等剂量线评价确定计划,90%等剂量面完全覆盖计划靶区(PTV),双肺V20≤30%,脊髓最大剂量≤45Gy,心脏V40≤40%。医科达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照射实施放疗。放疗开始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40 mg/m2第l,8天给药,多西他赛治疗前常规地塞米松预处理,止吐,预防过敏等对症处理。顺铂30mg/m2,第l-3天给药,2l-28天为l周期,共完成2~        3个周期。
        综合组从放疗开始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入到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放疗结束。
        1.3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标准
        1.3.1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放疗后胸部CT变化进行评价。采用WHO标准[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CR+PR)。
        1.3.2毒副反应:按WHO标准分为1~4级,放疗急性副反应按RTOG的标准评定。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2组均完成治疗。综合组完全缓解率为33.3%,对照组为26.7%,综合组有效率为78%,对照组为70%。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CR     PR   SD   PD   CR+PR  P值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综合组 30  10(33.3%)   16    3     1   78% >0.05
        对照组 30  8(26.7%) 13    7     2   70% >0.05
上一篇: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期间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脂肪肝临床100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