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临床护理(2)
2013-07-16 01:04
导读:3.2.5口腔护理根据病人口腔的pH值,痰培养的结果选用口腔护理液进行擦洗口腔2-3次/天,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粘膜溃疡等,可防止细菌向下移
3.2.5口腔护理 根据病人口腔的pH值,痰培养的结果选用口腔护理液进行擦洗口腔2-3次/天,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粘膜溃疡等,可防止细菌向下移行而发生VAP,对长时间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对口腔局部用药。
3.2.6鼻饲的护理 进行管饲饮食前,应先吸除呼吸道分泌物,将气囊维持充气状态,抬高床头45o或半卧位,抽吸胃液观察消化情况。鼻饲的护理应注意几个问题:①定时监测胃液pH值。当pH值>4时,就报告医生给予处理。②将胃管直接插入幽门下进行肠内营养,可以减少胃内容物返流。③每4-6h测量胃残留量1次,据此决定是否继续喂食。④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耐受性,调整肠内营养的速度、用量和浓度。⑤每次喂食前后评估胃管的插入深度和固定情况。⑥适时评估机械通气病人的吞咽功能、误吸和返流的可能性,减少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3.2.7呼吸回路的管理 整个呼吸回路首先保持通畅,密闭性,用于湿化气道的液体,必须保持无菌,24h更换1次,加湿化液体要倒掉残留的液体。定期更换消毒呼吸机的空气过滤器、传感器和气体滤过管道、复苏囊等。切断寄殖感染环节,加强呼吸管路消毒,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严格消毒器械是预防不动杆菌导致VAP的关键。
3.2.8保持病室床单位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3.3检查阶段(C)
3.3.1制订检查考核标准 根据计划要求,结合本科护理工作特点,制订全面细致的检查标准,检查内容包括:护士素质、技术操作常规执行情况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3.2科室形成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 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护理措施的落实,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责任组长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的监督;护士长定时检查,质量监控,协助护士与责任护士,上下班护士间互相监督检查,把好质量关,及时了解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反映,消除护理隐患。
3.4处理阶段(D)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4 总结
经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护理措施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护理40例,常规护理组肺炎发生率为40%,A.B.C.D组肺炎发生率为10%,从这个结果看出,A、B、C、D循环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杜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41-144.
[2]ChastreJ,FagonJY.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AmJRespirCritCareMed,2002,165(7):86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