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治疗的护理
2013-07-16 01:04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亚低温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治疗的护理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目的 研究亚低温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亚低温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2006年9月~2007年6月威海技术开发区48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观察,结合颅脑损伤病人的特点,参照亚低温在重症脑外伤病人中的应用,采用不同于治疗脑外伤的冬眠药物,通过对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环境要求、降温护理、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观察护理结果进行临床资料搜集、论证,并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亚低温治疗护理组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降低,生存率明显优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P<0.05)。 结论 亚低温技术对于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研究亚低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明显的社会价值。
亚低温 颅脑损伤 脑出血 护理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目前亚低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脑外伤的救治,疗效显著。本文研究了我院48 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自2006年9月~2007年6月所救治的颅脑损伤48例。
1.1.2 资料分类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8例中男性30例(GCS≤8分),女性18例;年龄6~78岁,作为亚低温治疗护理组,其中脑挫裂伤32例,颅内血肿16例。对照组43例,其中脑挫裂伤29例,颅内血肿14例。
1.2 方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临床护理中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置降温毯帽,用氯丙嗪100 mg、异丙嗪50 mg及杜冷丁5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用微量注射泵先以5ml/h的速度从静脉泵入。测肛温,2小时内将体温控制在35°C以下,一般不低于32°C为宜。护理要求如果病人不出现寒颤及竖毛肌(鸡皮)反应说明用药量已足,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可适当追加用药。同时检测病人呼吸、血压等。当体温达到35°C后,向主管医生汇报即可转入维持阶段。
复温时间:应用亚低温治疗的病人一般持续时间为3~4天。首先停药,再停降温设备,使病人体温恢复,若体温不升高,可用温水袋辅助逐渐升温,不可过快。温水袋温度不超过40℃,防止意识不清病人烫伤。
2 结果
亚低温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本文研究总结了我院48 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
3.1 环境要求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0~25 ℃之间。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