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50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2)
2013-07-25 01:15
导读:反流性食管炎这种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与十二指肠内德物质反流进入食管,进而引起糜烂溃疡、食管粘膜炎症,在食管胃和抗反流屏障的连接处是食管
反流性食管炎这种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与十二指肠内德物质反流进入食管,进而引起糜烂溃疡、食管粘膜炎症,在食管胃和抗反流屏障的连接处是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其在食管中起到防止胃内物质反流到食管的作用。蛙皮素、胃泌素等可导致食管的括约肌收缩,这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病因。除此之外,胃内压的增高以及抗反流屏障功能的下降等因素也会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由此可见,要该病应采用抑制胃酸的方法,可减少反流物中酸性物质对食管粘膜的破坏,有效降低胃粘膜的壁细胞中H+-K+-ATP酶对胃粘膜的破坏性,很好地抑制了胃酸分泌,进而防止胃酸损害食管粘膜,起到治疗保护的目的。当前,临床上,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但在改善胃动力方面,奥美拉唑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现阶段,临床上推出了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为显著。
3.2奥美拉唑:临床研究证明,质子泵抑制剂能在24小时内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以及减少食管内酸性物的暴露,达到缓解反流的症状以及愈合胃粘膜的损伤,疗效显著,因此其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而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功能,强性较大。由于奥美拉唑是一种具有脂溶性和弱碱性的药物,极容易溶于酸性物质中,能进入到胃粘膜壁细胞的各个细微的分泌小管之中,起到降低存在于胃黏膜壁细胞中酶活性,即H+-K+-ATP酶的活性。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也降低食管内反流物的酸性,将胃蛋白酶的活性降至最低点,真正达到阻止胃酸损伤食管粘膜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增加食管下段的括约肌的压力,进而促进食管肠胃的蠕动,有利于清除食管的反流物,增强了食管的排空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3莫沙必利:莫沙必利属于强酸选择性中的5-HT4受体激动剂,当5-HT4受体经兴奋肌间的神经丝时,能对乙酰胆碱产生刺激,进而促使其释放,增强了食管胃肠的动力,从而促使食管下段的括约肌的张力得到提高,食管胃肠的蠕动恢复正常,加快胃排空的速度,腹压也得到相应减轻,抑制了又饱胀而造成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下降,达到防止胆汁、胃蛋白酶以及胃酸的反流。临床上,正是由于莫沙必利能显著增加胃动力以及加快胃排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使用抑酸剂和抗酸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一般。应联合应用制酸剂和胃动力药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通过这两者的联合用药,能同时对食管的两个主要方向进行保护,能最大程度上阻止反流的发生,有效减轻胃酸对人体的损害。由此可见,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马振增.生长抑素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6):548.
[2]王艳梅,李楠,吴凯,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特征及埃索美拉唑治疗的疗效评估[J].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7):528.
[3]陈婧华,陈恳,王晖.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4):2478~2483